荨麻疹科普知识

钟绮丽医生 发布于2018-03-13 18:34 阅读量15930

本文由钟绮丽原创


什么是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病程可迁延数日至数月。反复发作达每周2次以上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慢性荨麻疹。


20170824151701728.jpg


荨麻疹的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75%的患者找不到确切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

1.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灰尘、羽毛、甲醛、刺激性气体等;

2.昆虫叮咬,如蜜蜂、黄蜂等;

3.食物如动物蛋白性食物鱼、虾、蟹、蛋类等及食物添加剂如防腐剂、调味品等;

4.感染: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病毒感染;

5.药物:如青霉素、消炎止痛类药物、退热药、疫苗、血清等;

6.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

7.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

8.遗传因素;


1407025423.jpg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苍白色或皮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部分呈“橘皮样”外观。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持续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c284ca36a710a83.jpg


荨麻疹的治疗

1.一般治疗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应尽量寻找致病因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減少接触的机会等。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第一代的苯海拉明、扑尔敏等,第二代的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2)糖皮质激素: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避免长期应用。

(3)免疫抑制剂: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1.减少搔抓,避免热敷、热水泡澡,以上做法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瘙痒但因搔抓或热刺激会使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多,从而加重荨麻疹的病情。

2.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及时就医,警惕过敏性休克、窒息的发生。

3.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约15%--20%的患者一生中都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很多患者都可自行缓解。精神紧张也是荨麻疹的促发因素之一,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对预防荨麻疹是有益处的


201603251450382791346827123_54955.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