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房增大是怎么回事?

董明医生 发布于2018-04-07 06:51 阅读量6924

本文转载自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疾病分类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男性乳腺发育(GYN)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和特发性三类。
生理性GYN
包括新生儿期、青春期和老年期GYN。
1. 新生儿期GYN:其发生率为60%~90%,表现为出生时乳房结节增大,这是由于母体或胎盘的雌激素进入胎儿循环,作用于乳腺组织引起的。通常在1~3周内消退,偶见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如持续时间过长需警惕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
2. 青春期GYN:男性青春期阶段可出现一过性乳房增大,发生率约为30%~60%,通常从10~12岁开始,13~14岁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2年,多数能够在1年内自行恢复到正常状态,不足5%的青春期男性GYN表现为持续性[1]。多数男孩两侧乳腺增生的程度不对称,一侧较另一侧大,两侧乳腺增生出现的时间也可不一致,可伴疼痛,无红肿。青春期GYN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青春期性激素分泌旺盛,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刺激睾酮和雌激素的产生,睾丸在分泌大量睾酮之前合成大量的雌激素,从而引起血清中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升高而产生一过性男性乳腺发育增殖[11]。研究发现男孩血浆睾酮达到成人水平之前,血浆雌二醇浓度已达到成人水平,因而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增高。而且伴乳腺增生症的男孩平均血浆雌二醇水平较高。此外,青春期阶段乳腺局部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局部雌激素形成增多,导致青春期乳腺增生。还有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乳腺组织对生理水平的游离雌激素敏感性增加所致[12]。
3. 老年期GYN:老年期GYN以50~80岁之间最为常见[13]。老年男性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睾丸功能下降,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代谢已发生变化,包括血浆总睾酮水平下降,血浆游离睾酮水平降低,SHBG水平升高。此外,老年人身体组织中脂肪含量增高,使外周组织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上述变化足以使血浆和乳腺组织中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升高,使乳腺组织增生,并且这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4]。但对于老年人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如分泌雌激素的肿瘤、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或者常服用多种药物,这些情况也可能引起乳腺增生。
病理性GYN
1. 雌激素水平增高:①睾丸肿瘤:有些睾丸肿瘤(如:绒癌、畸胎瘤及少数精原细胞瘤)能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使睾丸残存组织合成睾酮和雌二醇增加。同时由于癌组织中芳香化酶浓度升高,可使雄激素过多地转化成雌激素。睾丸肿瘤产生雌激素增加,反馈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导致雄激素分泌继发性减少。雌激素分泌增多对睾酮合成酶也有影响,进一步使睾酮合成减少,导致雌激素/雄激素比例明显失调,出现乳腺增生症。②肾上腺肿瘤:某些肾上腺癌能产生大量的雌激素或其前体—雄烯二酮等物质,这些前体又可在周围组织内被芳香化酶转化成雌二醇。同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被反馈抑制,睾酮分泌减低,导致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升高。③肝硬化、酒精中毒:肝功能减退时雌激素降解减弱,同时雄激素的芳香化作用增强,使雌激素相对增多。④其它:真两性畸形、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睾丸分泌雌激素增多。一些少见的基因突变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芳香化酶活性可增强,导致雌激素生成相对或绝对的增多。
2. 雄激素分泌过少: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睾丸功能低下,如:Klinefelter综合征、无睾症、睾丸炎等患者,睾丸功能减退,雄激素分泌减少;同时促性腺激素反馈增高,刺激Leydig细胞分泌睾酮,其中部分在外周转化为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也能增强Leydig细胞芳香化酶活性,使睾丸产生雌激素增加,以上变化的最终结果为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增高,导致GYN。
3. 雄激素受体不敏感:睾丸女性化患者虽然血循环中性激素水平正常,但因雄激素受体对睾酮不敏感,因而在乳腺局部形成了雌激素/雄激素作用比率失调,雄激素作用减弱而雌激素作用相对增强导致乳腺增生。
4. 核型异常:有些男性乳腺发育是由于克隆核型异常所致,如:12p缺失、9、17、19和20号染色体单体,有些病人伴有乳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15]。
5. 其他疾病:①甲亢:约有10%男性甲亢患者有乳腺发育,但其原因未明,可能是由于患者甲状腺激素升高,使血浆SHBG浓度增高,结合睾酮增多,从而使游离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升高引起,经抗甲亢药物治疗后可消失[16]。此外,甲亢可使Leydig细胞功能下降造成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增高。②甲减:甲减伴GYN可能与泌乳素(PRL)分泌过多,雌激素不足等有关[17]。③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毒物质堆积可抑制睾丸功能,睾酮水平降低,同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PRL水平升高。④营养不良:可致雄激素合成下降,垂体促性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受抑制,当营养改善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
6. 药物:除了雌激素及其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雄激素拮抗剂等导致乳腺增生以外,以下药物亦有报道可以导致乳腺增生:西咪替丁、螺内酯、雄激素、异烟肼、利血平、白消安(马利兰)、钙拮抗剂、ACE抑制剂、苯妥英钠、三环类抗抑郁剂、青霉胺、地西泮(安定)等,这些药物可导致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升高,但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明确。
特发性GYN
约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男性乳腺增生症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各种激素测定均正常,称为特发性GYN,但要注意其中一些病人可能曾经有过短暂的致女性化的因素,就诊时这些因素已不存在。他们可能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接触过少量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物质或曾经有过轻度的内分泌功能障碍。谌章庆等[6]认为该症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环境污染物中有一些是类雌激素样化合物,如:有机氯农药、二恶英类化合物等,可进入人体内产生性激素样作用。
GYN的病因分类见表1。在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GYN患者中,血浆PRL水平通常是正常的,因此PRL在本病的发生中不起直接作用。男性垂体PRL瘤患者绝大多数不会发生乳腺增生症,少数出现乳腺增生的往往是因为垂体肿瘤压迫刺激或高PRL水平直接影响了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出现继发性睾丸功能减退。有些乳腺增生症患者PRL水平可轻度增高,但这是高雌激素血症的后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