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骨折术后的患者常常面临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在治疗骨折的同时,也需要对骨质疏松进行有效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可以帮助指导老年骨折术后患者的骨质疏松治疗:
1.抗骨质疏松药物: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应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特立帕肽等,以降低再骨折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骨折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的患者,应选择强效抗骨质疏松药物 。
2.钙和维生素D补充: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措施之一,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 。
3.营养和生活方式:推荐患者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并保持适量运动,以促进骨骼健康 。
4.康复治疗:积极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和预防跌倒至关重要。建议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医疗干预,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方式 。
5.跌倒预防: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提供改善平衡和/或包含综合运动方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跌倒风险 。
6.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宣教,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提供心理沟通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
7.中医及物理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成药,并采用理疗方式如电疗、磁疗等,以缓解疼痛和改善躯体运动功能 。
8.长期监测和评估:对于使用地舒单抗等药物的患者,建议在治疗5~10年后重新评估骨折风险,并根据风险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或更换治疗方案 。
总之,老年骨折术后患者的骨质疏松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营养补充、生活方式调整、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