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小常识

罗志广医生 发布于2018-10-04 11:34 阅读量8529

本文由罗志广原创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发生与消退快速、伴剧痒或伴随发烧、腹痛、腹泻等其他全身症状。本病发病率高,人群约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该病病因复杂,与多种内外源性致病因子有关,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的,也可以是非免疫性的。其中以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最为常见。荨麻疹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按病因可分多种特殊临床类型,如人工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因该病与过敏的关系密切,有效的避免过敏原,以及做好自我护理,对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一、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H受体拮抗剂 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

2)多塞平 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二、注意饮食

  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等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制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

                三、注意卫生

    避免不良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加重要少养猫、犬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生活规律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以避免。患寒冷性荨麻疹得人不要去海水浴场,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四、还应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菌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

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医学美容科加入南方皮肤外科互助联盟

  2023年12月17日宝安中心医院皮肤与医学美容科在广州举行南方皮肤外科互助联盟授牌仪式,授牌仪式宝安区中心医院皮肤病与医学美容科同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广州举行“南方皮肤外科互助联盟”授牌仪式。此次授牌活动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两单位正式结为皮肤外科协作单位,对我院皮肤外科与皮肤肿瘤也正式成为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医联体单位,为皮肤病与医学美容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能够有效促进皮肤病的规范化精准诊断和治疗。提高皮肤学科诊治水平,更好的为宝安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次全国授牌有38家单位。

注:南方皮肤外科互助联盟,是依托于"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公益性学术组织;是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专科联盟,依托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皮肤肿瘤及银屑病重点实验室,推动中国皮肤外科的规范化发展。南方皮肤外科互助联盟自成立以来旨在进一步推动区域皮肤外科诊治水平的发展,更好的加强各医院皮肤科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及皮肤学科的协调发展,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更好的满足群众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强皮肤病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学术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提高皮肤病医师的临床技能和学术。学术氛围浓厚、信息丰富、交流广泛的平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