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宫内小“戒指”,移位了吗?

郭海霞医生 发布于2024-02-21 06:31 阅读量748

本文由郭海霞原创


你的宫内小“戒指”,移位了吗?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也称节育环,是育龄期妇女广泛使用的避孕器具。我国约有50%已婚女性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约占全世界使用宫内节育器的70%。

我国现有的节育环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惰性宫内节育器,由不锈钢丝、塑料等材质制成;另外一种是活性宫内节育器,携带铜、锌或者某些药物等构成。形状上有O形、T型、V字形、Y字形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类似小“戒指”的O形带铜节育器。

IUD下移

宫内节育器下移是最常见的异常情况,可引起月经异常,但也有部分无异常表现,多于体检时发现;另外由于节育器下移导致避孕效果减低,甚至丧失,致带环妊娠等情况的发生。

IUD下移诊断

放置了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朋友常会问:“医生,我的环位置正吗?是不是移位了?

那么节育环位置下移是如何评判,如何诊断的呢?

一、节育器正常位置

根据妇产科学中的要求,其应放置在子宫腔内,节育器上缘应置于宫腔底部。

二、诊断节育器移位方法

最常用方法是超声诊断。主要根据IUD形状不同及其在子宫腔内产生的各种声像效应,可显示不同的声像表现来判断其位置是否正常,是否在宫腔内,有无肌层嵌顿,位置是否下移。

1、IUD的超声诊断标准

用测量IUD上缘与子宫底间距离或IUD下缘与子宫内口间距离,判断 IUD位置是否正常。

由于在声像图上对后倾或过度后屈子宫颈内口辨认困难,测量子宫内口与IUD下缘距离进行定位有较大误差,因此多用测量IUD上缘与子宫底间距离来判断,IUD在宫腔内的正常位置一般为IUD上缘与宫底间距离应小于等于2.0cm,其范围为1.7--2.0cm。

若IUD上缘与宫底间距离>2cm时,可诊断为宫内节育器下移。

但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女性,但不适用于宫底肌层异常增厚的女性;当宫底肌层明显增厚时,此时我们可根据节育器上缘与宫腔底之间的距离判断,正常节育器上缘因位于宫腔底部,若节育器上缘距宫腔底>1cm,可提示节育器下移。

某些位置下移明显的节育器,肉眼即可观测到其位置正常。

2、IUD下移分度

轻度:IUD上缘距宫底浆膜面<25mm;

中度:IUD上缘距宫底浆膜面25~35mm;

重度:IUD上缘距宫底浆膜面>35mm;


小结

总之,放置节育器避孕的美女们,为避免宫内节育器下移导致避孕失败,致使带环妊娠造成对机体的危害,定期的超声检查必不可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