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之病情监测(1)
(一)孕期糖脂代谢等指标监测
1、妊娠期血糖监测的方法
1)妊娠期高血糖孕妇使用微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2)持续动态血糖监测有助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达标,但不能代替自我血糖监测以实现最佳的餐前和餐后血糖控制目标。
3)鼓励并规范微创、无创、远程等血糖监测新技术在妊娠期的应用。
2、妊娠期血糖监测的频率
1)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自我监测血糖并记录,如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2) PGDM合并妊娠孕妇血糖控制不达标者每日自我血糖监测并记录,如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3) 当睡前胰岛素应用初期、夜间低血糖发作、增加睡前胰岛素剂量时,若FPG(空腹血糖)控制不佳应加测夜间血糖。
目前,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最佳的妊娠期血糖监测频率,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GDM孕妇的血糖监测频率可以适当调整。
3、妊娠期血糖控制的目标
GDM或PGDM孕妇的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
餐前及FPG<5.3 mmol/L。
餐后1h血糖<7.8 mmol/L 或餐后2h血糖<6.7 mmol/L。
避免夜间血糖<3.3 mmol/L。
4、监测HbA1c水平的作用
1)PGDM孕妇在妊娠早、中、晚期至少监测1次HbA1c水平。
2)HbA1c用于GDM的首次评估,A2型 GDM孕妇每2~3 个月监测1次。
3)妊娠期无低血糖风险者HbA1c水平控制在6%以内为最佳,若有低血糖倾向,HbA1c 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7%以内。孕妇HbA1c水平升高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5、妊娠期血脂的监测
高血糖孕妇应监测血脂,妊娠期血脂水平升高,是母亲优先向胎儿供给营养的适应性改变;但血脂异常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监测
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应加强甲状腺功能的监测,监测频率目前暂无统一标准,有条件者可在妊娠的早、中期各检测1次。
7、妊娠期酮体的监测
1)高血糖治疗期间要及时监测尿酮体。
2)高血糖孕妇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并伴高血糖时要高度警惕DKA(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需及时监测血、尿酮体水平。
综上所述,孕期严密监测糖脂代谢等指标,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孕妇并发症的反生,从而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周日
擅长应用宫腔镜、腹腔镜、经阴道微创技术治疗妇科常见病、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盆底功能障碍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主持并完成多项科研立项,其中省级立项1项,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等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
社会任职:
1) 第五届深圳市宝安区妇科专委会 委员
2) 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3)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 委员
4) 深圳市医师协会盆底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 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