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妇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妇科手术量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趋势。预防术后感染是外科诊疗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合并SSI高危因素,针对病因预防,控制SSI的发生至关重要。
01
什么是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手术切口、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分为:浅表切口蜂窝织炎、深部切口脓肿、盆腔或阴道残端的蜂窝织炎或脓肿。
引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体大多是来源于皮肤或阴道内的内源性菌群。如皮肤切口通常是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感染,在会阴或腹股沟附近切口,增加了粪便菌群(如厌氧菌和革兰氏阴性需氧菌)的感染风险。
阴道菌群复杂,可能导致术后阴道残端的感染,甚至上行造成腹部伤口的感染。
02
什么原因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已证实以下3种因素可预测切口部位感染:
(1)手术部位固有污染菌的数目。
(2)手术类型和持续时间。
(3)患者自身易感染因素(如糖尿病、吸烟史、肥胖、皮下组织深度>3cm、营养状况、免疫缺陷等)。术前应详细评估患者是否合并感染的高危因素,提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03
如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1、术前
1) 控制感染:
远离手术部位的感染,如皮肤或尿路感染,在择期手术前都应认真甄别并予以合理治疗。
2) 积极控制血糖 :
术前应对高危患者作糖尿病筛查,围手术期积极控制血糖,争取血糖值控制在200mg/dL(11.1mmol/L)以内,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
3) 清洁皮肤及备皮:
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行(全身)淋浴或沐浴。2020专家共识推荐术前淋浴,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洗涤剂作出推荐(可选用含氯定洗剂、抗菌皂、普通香皂或洗剂)。
术前手术部位备皮即剃刮去毛,建议使用电动推剪。且告知患者不要自己进行,避免造成皮肤细微割伤,增加SSI的风险。
4)阴道准备及细菌性阴道病筛查问题:
妇科手术应重视术前的阴道准备。行子宫切除术或阴道手术前应使用4%的葡萄糖酸洗必泰或聚维酮碘进行阴道清洗。当患者对碘过敏时,可使用低浓度溶液(如含4%酒精的洗必泰)进行阴道消毒。
细菌性阴道病为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建议子宫切除术前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对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术前及术后需应用甲硝唑治疗至少4d,以降低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率。
5)尽早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的指导教育,规范术前护理指导和教育材料,有利于降低术后SSI的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2、术中
1) 手术技巧:
良好的手术技术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如保证供血充足的同时有效止血,防止体温过低,避免误伤其他脏器,清除坏死组织,正确使用术中吸引器和缝合材料等。
2 )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是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关于术中皮肤消毒,建议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或碘伏用于手术野皮肤准备。术中应尽量减少手术室的人员流动量。
有研究发现,空气质量会随开门次数和手术室人员的增加而降低。
3、术后:
术后选则合适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推荐I类切口一般不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这类切口的手术包括子宫肌瘤切除术(不入宫腔)、卵巢囊肿切除术及附件手术,原则上不给予抗菌素作为预防性使用。
II类及以上切口可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推荐的抗菌药物方案主要为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如涉及到阴道可以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建议患者及早活动,注意心理干预。
04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如何处理?
一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选则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1)使用剂量:
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对于头孢唑林在内的大多数抗生素,应在切皮前1h内使用。在一项针对妇科手术人群的多中心研究中,研究者提出在皮肤切开前0~30min内给予抗生素,能更有效地预防SSI。如需应用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可放宽至切皮前2h。
②肥胖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剂量应适当增加;对于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时间大于2~3h)或失血过多(以1500mL为界限)的患者,建议术中增加抗生素剂量,以确保足够的抗生素浓度。
③若意外进行了污染区域的手术,如涉及结肠的手术等,建议术前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预防感染。
2)适应证 :
①行阴式、经腹、腹腔镜或机器人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接受单次剂量的抗菌药物,目前推荐的单剂量药物为头孢唑林;
②不建议诊断性腹腔镜及开腹探查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液的患者,若术前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或手术时发现合并输卵管异常,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最常用的药物为多西环素。
④行超声宫腔造影术、常规宫腔镜检查术、子宫内膜活检或消融、宫内节育器植入、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因感染率微乎其微,均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⑤人工流产的女性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发现,该举措可降低术后41%的感染率。
⑥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或阴道网片植入术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⑦行尿动力学检测及膀胱镜检查但尿培养阴性的女性,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⑧外阴切除手术,鉴于外阴皮肤上的细菌菌群较多,此类手术切口类似于清洁-污染手术,故通常给予单剂量的头孢唑林预防。
⑨不推荐胚胎移植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李润荣,张雅迪,张容馨,龚时鹏,陈咏宁.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及控制相关指南要点解读.现代妇产科进展.2022(02):136-139.
2.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95: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After Gynecologic Procedures. Obstet Gynecol. 2018 Jun;131(6):e172-e189.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周日
擅长应用宫腔镜、腹腔镜、经阴道微创技术治疗妇科常见病、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盆底功能障碍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主持并完成多项科研立项,其中省级立项1项,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等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