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癌三级预防之二:宫颈癌筛查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期话题,来聊聊宫颈癌三级预防之二,即宫颈癌筛查。
2、宫颈癌二级预防------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即宫颈癌三阶梯筛查。
1)第一阶梯: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
(1)TCT检查:即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使用专门的宫颈细胞刷刷取宫颈细胞样本进行,检查包括细胞量、颈管细胞、化生细胞、炎症细胞以及病原体感染。结果可见有霉菌滴虫病毒感染、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2及CIN3)、鳞状细胞癌、非典型腺细胞(AGC)、腺癌。
(2)HPV检查:即人乳头瘤病毒检查,采用专用刷在宫颈管内旋转取样。结果可见不同分型的HPV的阳性及阴性结果。
2021年7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处(HRP)发布了第二版《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将HPV DNA检测作为首选的初筛项目。替代从2012年美国癌症协会(ACS)、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以及美国妇产科协会(ACOG)公布的子宫颈癌细胞学检查及联合筛查方案,即TCT+HPV的联合筛查。
※充分阴性的定义:过去10年里连续3次细胞学阴性或连续2次联合筛查阴性,且最近一次筛查在5年内。
HPV DNA检测作为首选的初筛项目:
优势:在大规模普通人群筛查中,单一HPV检测作为初筛确实可节省筛查费用,降低筛查对细胞学的依赖,避免过高阴道镜转诊率等优势。可成为普及筛查的一种更优选简便的分流方式。
劣势:临床上,有少数宫颈癌是与HPV感染无关的,联合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这部分患者,若根据HPV初筛方案,5年一次的筛查必然会遗漏这些细胞学有问题而HPV阴性的患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此外指南是针对普通风险的筛查对象,而对于一些高风险患者,或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预防宫颈癌来说,做好筛查是重中之重。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采取有效手段干预处理,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同时若能在宫颈癌早期即诊断,也可以提高宫颈癌的生存率,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2)第二阶梯:阴道镜检查
经过TCT/HPV检测后若发现异常,如①宫颈细胞学检查LISL及以上,ASCUS+高危HPV阳性,或AGC者;②HPV16,18阳性,其他高危HPV持续感染1年以上者,需进行阴道镜检查。
电子阴道镜,是双目体外放大镜式光学窥镜。阴道镜检查是将充分暴露的阴道和子宫颈光学放大5-40倍,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以发现与癌相关的病变。阴道镜检查也用于外阴、会阴体及肛周皮肤相应病变的观察。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3)第三阶梯:组织病理学检查
如果阴道镜检查中发现异常可在阴道镜直视下,对可疑病变部位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由病理科医生做出明确诊断。是宫颈癌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任何肉眼可见病灶,均应作单点或多点活检。若无明显病变,可选择在子宫颈转化区3、6、9、12点处活检,或在碘试验不染色区或涂抹醋酸后的醋酸白上皮区取材,或在阴道镜下取材以提高确诊率。若需了解子宫颈管的病变情况,应行子宫颈管内膜刮取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敬请继续关注下期:宫颈癌三级预防之三: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治疗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应用宫腔镜、腹腔镜、经阴道微创技术治疗妇科常见病、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盆底功能障碍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主持并完成多项科研立项,省级立项1项,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等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
社会任职:1) 第五届深圳市宝安区妇科专委会 委员 2) 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3)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 委员 4) 深圳市医师协会盆底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 理事
出诊时间:周三、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