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靓汤、食海鲜:华南人的“湿热克星”减肥法

马宇鹏医生 发布于2025-04-10 15:32 阅读量382

本文由马宇鹏原创

——揭秘《2024版肥胖食养指南》中的岭南智慧



在华南地区,湿热的气候与丰盛的饮食文化交织,造就了独特的“湿热型肥胖”难题。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首次针对地域特点提出“辨证施膳”方案,为华南人量身定制了一套既能保留饮食传统、又能科学控重的健康减重策略。以下结合指南核心内容,揭秘华南人的“祛湿减脂”密码。  

一、湿热气候下的肥胖特点:痰湿体质成“重灾区”



华南地区高温多湿,中医认为湿热易困脾,导致代谢减缓、水湿停滞,形成“痰湿内盛型肥胖”——表现为虚胖浮肿、舌苔白腻、易疲劳。这类肥胖单纯靠节食效果有限,需从健脾祛湿入手。指南建议此类人群优先选用薏苡仁、茯苓、冬瓜等食材,既能利水消肿,又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1.实操建议:

1.1祛湿汤方:薏苡仁冬瓜老鸭汤(薏苡仁30g、冬瓜200g、鸭肉100g),每周3次,替代高脂老火汤。

1.2代茶饮:陈皮山楂茶(陈皮5g、山楂10g),餐后饮用助消化、消积滞。





二、舌尖上的岭南减脂:高蛋白海鲜+低GI主食



华南盛产鱼虾贝类,指南强调“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原则与此高度契合。例如,清蒸石斑鱼、白灼虾等本地特色菜,既能满足口感,又可提供优质蛋白,增强饱腹感。同时,建议将精制米面替换为低升糖指数(GI)的糙米、芋头或淮山,延缓血糖波动,减少脂肪堆积。



1.特色食谱推荐:

1.1早餐:艇仔粥(以鱼片、瘦肉为主料,搭配少量糙米) + 凉拌木耳。

1.2午餐:蒜蓉蒸鲍鱼(2只) + 白灼菜心(200g) + 杂粮饭(糙米+红米)。

1.3晚餐:冬瓜薏米煲水鸭(200g鸭肉) + 清炒芥蓝(150g),晚餐需在19:00前完成。





三、运动新思路:龙舟划出“代谢加速器”



久坐空调房加剧湿热体质者的代谢迟缓。指南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传统龙舟训练,既能提升心肺功能,又可促进排汗祛湿。针对上班族,可每小时起身做3分钟“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通过拉伸疏通经络,改善脾胃运化。





四、破解“夜宵陷阱”:科学控餐有妙招



华南夜宵文化盛行,但指南明确指出:晚餐后禁食(可饮水),且进餐顺序应遵循“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黄金法则”。例如,大排档聚餐时,先吃蒜蓉炒通菜,再吃豉汁蒸排骨,最后少量品尝煲仔饭底部的锅巴,既能享受美食,又能减少碳水摄入。





五、睡眠与减重:子时入睡的“隐形燃脂力” 



熬夜是华南人“过劳肥”的元凶之一。指南强调每日需保证7小时睡眠,且应在23点前入睡。子时(23:00-1:00)为胆经当令,此时深度睡眠可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脂肪分解。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2. 中医辨证分型与食药物质应用  

3. 华南地区食谱设计与能量控制  

4. 运动处方与代谢调节机制  



通过融合现代营养学与岭南传统智慧,华南人无需放弃饮食文化,亦能实现“享瘦人生”。记住,减重不是与食物为敌,而是学会与湿热共舞!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