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体检报告里,不少人看到 “甲状腺结节” 这几个字时,脑袋 “嗡” 一下,心里开始犯嘀咕:这结节是什么东西?会不会癌变?要不要马上手术?别慌,今天就带你全方位了解甲状腺结节,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甲状腺:身体里的“小蝴蝶”
甲状腺位于我们脖子前方,形状像一只展开翅膀的蝴蝶,别看它个头小,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生产的甲状腺激素,对维持人体代谢、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就像汽车的油门,甲状腺激素控制着人体的“运转速度”,油门踩得太猛或太轻,身体都会出问题。
从中医角度来看,甲状腺归属“瘿病”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瘿”的记载。中医认为,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气血津液的运行,依赖于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一旦脏腑功能失调,就可能在甲状腺处有所体现。
二、甲状腺结节:远比你想象的普遍
据统计,触诊可发现约3% - 7%的人有甲状腺结节,而借助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这个比例能高达20% - 76%[1] 。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可能就有2 - 7个人有甲状腺结节。这些结节有的像芝麻粒般微小,有的却能长得像鹌鹑蛋一样大。在这庞大的结节 “大军” 中,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恶性结节只占5% - 15%[2]。
三、为啥会长甲状腺结节?
1.碘摄入异常: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刺激甲状腺,长出结节。比如长期食用大量海带等高碘食物,或生活在缺碘地区,都有一定风险。
2.自身免疫问题:免疫系统本应保护身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但有时它会“敌我不分”,攻击甲状腺,引发炎症,进而导致结节产生。
3.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后代患甲状腺结节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基因里的“小秘密”,可能会让甲状腺结节找上门来。
4.其他因素:长期接触辐射,像核电站泄漏、医疗上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精神压力大等,都可能成为甲状腺结节的诱发因素。
四、中医角度
1.情志内伤:长期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肝气不畅,就会影响津液的正常代谢,凝聚成痰,痰气交阻于颈部,从而形成甲状腺结节。
2.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损伤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受损,水湿运化失常,聚湿成痰,再加上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也容易引发甲状腺结节。
3.体质因素:先天体质虚弱,或者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减退,导致气滞、痰凝、血瘀相互搏结,停聚于颈部,形成结节。
中医诊断时,除了关注上述症状,还会通过望、闻、问、切来综合判断。比如,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询问饮食、睡眠、二便情况,以及切脉,来辨别患者的证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五、甲状腺结节有信号吗?
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不过,当结节体积较大,或者是恶性结节侵犯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脖子异常:脖子前面出现肿块,有时能随着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或者感觉脖子有压迫感,吞咽困难,甚至呼吸不畅。
2.声音变化:突然出现声音嘶哑,且持续很长时间都不见好转。
3.其他:结节影响甲状腺功能时,还可能出现怕热、多汗、心慌,或怕冷、乏力、嗜睡等症状。
六、甲状腺结节分级——风险早知道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临床上常采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 - RADS)对其进行分级:
1、1级:正常甲状腺,无结节,恶性风险为0。这意味着甲状腺形态、结构都处于健康状态,大家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2级:良性结节,恶性风险为0。这类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3、3级:可能良性结节,恶性风险<5%。建议3 - 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动态观察结节变化。
4、4级:可疑恶性结节,其中4A恶性风险5% - 10%,4B恶性风险10% - 50%,4C恶性风险50% - 90%。一旦被分到这个级别,通常需要进一步做细针穿刺活检,明确结节性质。
5、5级:高度怀疑恶性结节,恶性风险>90%。需尽快进行手术等相关治疗。
6、6级:已通过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结节。
七、如何判断结节是好是坏?
西医诊断
1.超声检查:这是筛查和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就像给甲状腺做了个“拍照”。通过超声,医生能看到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情况等信息。一般来说,良性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恶性结节则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还可能有微小钙化和丰富的血流信号。
2.细针穿刺活检:对于超声检查怀疑恶性的结节,医生会用一根细针从结节中抽取少量细胞,进行病理检查。这是判断结节性质的“金标准”,准确率高达90%以上[3]。
中医辩证
中医虽没有直接判断结节良恶性的方法,但通过辩证能了解患者身体的整体状态。比如,气郁痰阻型患者,结节质地较软,伴有胸闷、喜叹息等症状;痰结血瘀型患者,结节质地较硬,舌象可见瘀点瘀斑;肝火旺盛型患者,除结节外,还会有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等表现。
八、得了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西医治疗
1.良性结节:大部分良性结节体积较小,没有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就可以,一般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果结节体积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或者影响美观,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2.恶性结节: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以清除残留癌细胞,预防复发。
中医治疗
1.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辩证结果,医生会开出个性化的药方。气郁痰阻型患者,常用柴胡疏肝散合四海舒郁丸加减,以理气舒郁,化痰消瘿;痰结血瘀型患者,选用海藻玉壶汤,起到化痰软坚,活血化瘀的作用;肝火旺盛型患者,用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清肝泻火,散结消肿。
2.中医外治:一些中医外治法,如穴位敷贴,将具有散结消肿作用的中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甲状腺局部或相关穴位上,通过皮肤渗透,达到治疗目的。此外,耳穴压豆也是常用方法,通过刺激耳部的甲状腺、内分泌等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症状。
3.生活调摄: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饮食上,遵循清淡、均衡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增强体质。
九、日常饮食预防,为甲状腺健康助力
合理碘摄入
1.无结节且甲状腺功能正常者:饮食上保持碘摄入均衡即可。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来满足日常碘需求,同时适当吃一些海带、紫菜、海鱼等海产品,但不要过量。每周吃1 - 2次海带或紫菜,每次摄入量控制在50 - 100克;海鱼每周可吃2 - 3次,每次100 - 150克。
2.有甲状腺结节且伴有甲亢者:要严格限制碘摄入,避免食用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选择无碘盐。尽量不吃海产品,或选择含碘量较低的淡水鱼、虾。
3.有甲状腺结节且伴有甲减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碘摄入。除了食用加碘盐,可适当多吃一些海产品。
避免不良食物
1.辛辣刺激食物: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以及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可能会刺激甲状腺,加重不适症状,应尽量少吃。
2.肥腻食物: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肥腻食物,容易导致体内痰湿积聚,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病风险,要控制摄入量。
甲状腺结节虽然常见,但多数并不可怕。大家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不要惊慌失措,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更能为甲状腺健康保驾护航。毕竟,只有身体这台“小机器”正常运转,我们才能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Hegedüs L. The thyroid nodule. N Engl J Med. 2004;351(17):1764 - 1771.
[2] Cooper DS, Doherty GM, Haugen BR, et al. Revised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2009;19(11):1167 - 1214.
[3] Cibas ES, Ali SZ. 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 Thyroid. 2017;27(11):1341 -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