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癌”分布,了解一下

韩京军医生 发布于2022-04-18 15:59 阅读量985

本文由韩京军原创

韩京军 胸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预计2040年相比2020年,癌症负担将增加50%,届时全新新发癌症病例数将达到近3000万。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更为显著。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发病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前十:中国457万、美国228万、印度132万、日本103万、德国63万、巴西59万、俄罗斯59万、法国47万、英国46万、意大利42万,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各癌症监测中心数据遴选数据一般滞后,本次汇总登记数据为2016年资料)。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与2015年相比,监测点数量增加181个,高质量监测点增加119个,表明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覆盖面逐步推进,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

癌症发病率: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2016年新发病例406.4万,世标发病率:186.46/10万,男性高于女性(223.4万 vs 183.0万),其中发病率最高癌症为肺癌(82.8万)。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男女癌症新发病例年龄峰值均在60~79岁。0~19岁、60岁以上男性癌症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最高为肺癌);15~59岁女性癌症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率最高为乳腺癌)。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癌症死亡率:总死亡人数为241.4万,世标死亡率:105.19/10万,所有年龄段男性死亡人数均高于女性(138.14/10万 vs 73.95/10万)。死亡率最高年龄段为60~79岁。但不管男性女性死亡率最高疾病为肺癌。肺癌霸主地位不可撼动,死亡人数亦遥遥领先。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地域差异,总体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189.7/10万 vs 176.2/10万),但癌症死亡率总体农村高于城市(106.1/10万 vs 102.8/10万)。城市发病率略高,而死亡率农村略高,但城乡发病与死亡的差异逐渐减小,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在缩小(如吸烟、慢性感染、饮食习惯以及空气污染等,而农村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防癌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仍偏高)。

2000—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脑瘤、胰腺癌和膀胱癌发病率上升;女性甲状腺癌、宫颈癌、子宫癌、乳腺癌、脑瘤、肺癌、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而男性和女性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白血病的死亡率和女性的宫颈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过去的10余年,恶性肿瘤生存率(5年/40.5%)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提高约10%,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癌谱存在差异,我国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瘤、胃癌和食管癌等高发,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是以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但,中国预后较好的肿瘤如乳腺癌(82.0%)、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的5年生存率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差距(90.9%、98%和99.5%)主要原因是临床早发现、早诊早治率低及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因此,国家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应在扩大相关肿瘤的预防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及肿瘤临床诊治规范化和同质化推广应用等各方面共同发力,降低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