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随着肺结节的早发现、早治疗(主要是肺段/肺亚段/肺叶切除术和肺癌根治术)后,长期随访复诊的患者数也急剧增加。
复诊的患者们提出最多的疑问之一就是:“主任,我的结节是早期的,已经做了根治性手术,不用放化疗及其他后续治疗,为什么还要定期和长期复诊和随访?”
首先,简单科普一下癌症治疗。不管是哪一种癌症治疗都具有综合性和时效性。不是说术后出院了就不用再来医院了。随访复诊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和延续。为了评估疗效、保证疗效持续性、了解病情转归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长期规范的随访复诊至关重要。只有医生和患者配合默契、合作无间,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让肿瘤无机可乘。
在所有的癌症中,肺癌是攻击性和杀伤力最强的一种。如未能及早发现病情进展或新的情况出现,就会错失良机。未能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会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前期治疗的失败!
国际/国内肺结节诊疗指南中,除了高危人群早筛查外,普通人排查年龄界限为40岁以上,推荐年/次低剂量薄层CT扫描。不管是哪一期的肺癌术后患者,以后再发的几率相对比普通健康人群高很多。因此,复诊随访的频率和周期至少不能低于普通健康人群的体检排查。
那么,积极配合随访复诊的时间和频率怎么定呢?目前,我国肺癌随访频率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的《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和《肺结节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早中期(I-II期和可手术切除IIIA期):原则上前2年至少每6个月随访复诊1次;3年以上每1年随访复诊1次。而实际操作中,根据每家医院的运行条件和每个患者出院时期康复情况不同,早期增加术后几周/1个月/3个月的灵活运用频次也是很有必要的。
局部晚期(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放化疗结束后):前3年,每3-6个月随访/复诊1次;4-5年,每6个月随访复诊1次;5年以上,每年随访复诊1次。
晚期(IV期,NSCLC患者全身治疗结束后):6-8周随访复诊一次;若患者出现症状恶化或新情况出现,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