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简称ACS
ACS患者康复期仍存在复发风险
ACS患者经急性期处理、病情稳定后,仍可能因冠脉粥样硬化病变 持续发展,而引起心肌缺血事件复发
不管哪种治疗方法,只是让血管“临时畅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造成血管“拥堵”的因素
为什么会反复发作?
?ACS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少动、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且这些危险因素持续存在
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理压力
反复发作会产生哪些危害?
复发,再发心梗、缺血事件,重复PCI,再次住院,生活质量下降,死亡
ACS患者出院后6个月
出院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预防疾病复发,降低死亡率?
全面认识冠心病的危害,坚持遵循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能稳定像正常人生活
出院了就高枕无忧,不吃药,不复查
老一套的生活方式可导致心梗复发、死亡
① ACS患者出院后仍需坚持服药
降压药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降脂药
降糖药
血压控制<140/90mm Hg
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明显靶器官损害者应<130/80mm Hg
空腹血糖 5.0-7.2mmol/L
餐后血糖<10mmol/L
HbA1c<6.5%
极高危患者LDL<1.8 mmol/L 和/或降幅≥50%
高危患者<2.5mmol/L
中危患者<3.0mmol/L
为什么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可惠及患者全身,预防别处血管发生血栓
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治疗的核心目的在于降低ACS死亡率,需选用能够降低死亡率的药物
传统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
(替格瑞洛)
抗血小板药物要服用多久?
美国、欧洲、中国权威指南推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至少服用12个月
应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以避免可能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过早中止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能会增加心血管死亡或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应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擅自停药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停用任何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以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② 坚持定期复查
无论病情稳定与否,出院后需定期复查
–通过定期复查,医生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疗效,从而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并调整用药种类和药量
–如果病情加重或复发,可以尽早发现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
何时何地进行复查?
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按时复查。术后一年以上每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一次
尽量到前期住院的医院或负责的医生处复发,如果医院有专门的冠心病随访门诊,也可以去那里复查
需要定期复查些什么?
血常规、血糖、血脂、血压
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出院后6个月还需复查冠脉造影
为什么介入术后6个月要复查冠脉造影?
ACS患者置入支架后会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因此患者应在术后6个月左右复查冠脉造影
即使无再狭窄,6个月后复查可以了解药物治疗及生活干预后的病变进展情况,以利于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调整用药,避免心梗发生
③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量的运动
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的饮食
乐观的心态
良好的生活习惯
完全戒烟
忌烈酒,限饮少量低度酒
少喝咖啡,不饮浓茶
避免过度劳累,睡眠要充足
冬季注意保暖和防寒
不在餐后或饥饿时洗澡,洗澡 不宜超过20min
避免屏气或过度用力,避免便秘
谨防缺氧,主要定时喝水
合理的饮食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2.
合理饮食的10条建议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用油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饮酒应适量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适量的运动
运动要适当,可根据您的身体状况而定
–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运动时脉搏次数应控制在每分钟次数<170-年龄
–如果出现胸痛、气短、疲劳,应立即停止
运动时间和频率要掌握好
–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60分钟。切忌运动前不宜吃得太饱,饭后不能马上运动
运动方式因人而异
–一般可选择不行、慢跑、跳舞、骑自行车等
乐观的心态
适当忘记疾病,不要总是惦记着自己的病,放得下心,“心病”才会放下。
心平气和
宽以待人
遇事想得开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总结
ACS患者住院治疗后并不代表疾病已经痊愈,一部分患者出院后一段时间仍会复发,不可放松警惕
出院后有效的自我管理:坚持遵循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冠心病复发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