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科运用"调神丶调气丶调形"三位一体的独特疗法,治疗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很多患者看见我经常开两个或三个方子交替吃,不明所以,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人体三维"形、气丶神"的损伤,来决定的。根据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脾胃发病的三维图主要有二个途径。
第一条途径就是先伤神,神伤而导致气机失调,如果再进一步发展,则形伤。实际上相当于精神心理因素,影响胃肠功能,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器质性疾病。这一途经,要看疾病在什么层次,如果主要在神,就要重在调神。我专门组建了调神汤,就是针对这一层次的。这一层次由于已影响气机,所以要兼顾气机。这时我用调神和胃汤,神气同调。如果到形伤,则要调形,这时病人有形体的改变,一方面表现在全身上,有体重减轻或加重;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局部病灶上有糜烂丶溃疡、出血或长息肉丶肿物。这是就要用一个方来专门调形。
第二条途径则是先有形伤,再伤气,最后才伤神。相当于先有器质性疾病,再伤气机,影响胃肠功能,最后才影响心理。这时我们治疗要重在调形。具体而言又要看病位是在肝,还是肠丶还是胃丶还是脾,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调。我专门组建了调肝汤丶调肠汤丶调胃汤丶调脾汤系列。如果形神共病,则往往调神与调形交替进行。
这一方法实际上涉及中医治疗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中医对人体的总体认识。是四维甚至是五维的。三维是神丶气丶形,四维则加上经络联系;五维则包括脏腑之间的联系。再次涉及中医治疗的层次策略。一般医生只能停留在形的层次,水平高的医生则进入调气与调神的层次。第三个方面我们也可以根据疾病的层次,预测疾病治疗的难易程度及预后。形气神都伤的,往往治疗费时,治疗困难。而只在一个层次,则治疗相对容易。
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看,我们也可以先行干预,预防疾病进入下一层次。从长期治疗策略讲,我们也往往需要三维并调或二维并调。这也是我们发明此法的思想基础。
举一个我们常见的由慢性胃炎引起腹胀的例子。临床中这种病人不少,主要是腹胀来就诊,反复难愈。一般是由形伤到气伤,这时我治疗往往是一个调形,一个调气,交替进行,疗效不错。如果用了这个方法还不行,怎么办∩?这时我们就要考虑调神了,往往加上调神就有效。
再举一个例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往往是神气同病,但这种病人的气伤,往往影响了水道及谷道,所以调气时要考虑气水之间的联系。一般调神与调气交替进行往往有效。
总之,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三维同调(调神丶调气丶调形)法治疗脾胃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我们正在将此法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