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味胜味"治病

程宏辉医生 发布于2020-04-22 18:25 阅读量7494

本文由程宏辉原创

何谓以味胜味,所谓以味胜味是基于中医脏腑理论及五行理论来治疗疾病的理论。说起来很抽象,先举一个例子:比喻糖尿病人口中甜,甜(甘)在中医与脾相应,脾属土,此时多吃酸的,有益于降低血糖。因酸入肝,肝属木,木克土。所以酸胜甜。所以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药很多有酸味,如五味子丶乌梅丶山萸肉丶山药等。再举一个例子。口苦中医属心,心属火;中医多用一些咸寒的药物,如牡蛎丶龙骨来治疗,这是因为咸入肾,肾属水,水制火。

我们知道中药有四气五味丶性味归经。中药就是通过这些性丶味来治病的。中药的寒丶热丶温丶凉很好理解,那五味与五脏相应就不好理解。酸入肝丶苦入心丶甘入脾丶辛入肺丶咸入肾。这是中医取类比像及天人相应的结果。性味归经理论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也是中药治病的基础。

甘缓止痛。中医认为甜的东西能缓急止痛。苦寒清热,所以清热解毒的药物均苦寒。辛散去风,所以解表药物圴为辛味;辛温补阳,所以附子丶干姜等大补元阳。从这些可以看出中医治疗根于中药性味归经。

根据以味胜味理论,我们首先来看口臭的治疗。臭味不属于五味。因为臭味不属于自然界的正味,而属于异味。要除臭,就要用香味。所以有一个方叫二兰汤,用佩兰丶泽兰芳香化湿可除口臭;如果口臭是起源于胃,属阳明,属火,刚宜用苦寒药如黄连丶连翘丶金银花;如果源于脾,脾属土,则宜醒脾开窍化湿,可用芳香化湿药;其实我们平时也用以味胜味法,比喻为了去除鱼腥味,我们用料酒和生姜,就是用辛去腥法,这是以味胜味。香可胜臭,腥也可胜臭,所以临床我也用鱼腥草丶败酱草治疗口臭,特别是源于肺时,用之更佳。       

         另一个常见口味异常的病就是口苦。苦归于心,心为火脏。苦也归于胆,胆属木,土一克木,水克火,所以治疗口苦有两种常用方法,一是直接降心火,降胆气;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助克己之脏。如补肾气,以降心火,就是滋阴降火法。所以晚上口苦,我们不能只想着肝火,还要想到阴虚火旺。土克木,健脾以克肝,有时用补土疏肝法,也可以治口苦。

      总之对口味异常的疾病,我们可以用以味胜味法来治疗。当然这一方法还需要完善。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