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延长生命,就是让我们活得更长,这也是很多人养生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让生命适应自然,活得科学,活得自在。这是养生的过程与方法。养生也可以说生养,就是一生都要调养,饮食、起居、情绪都要有自律性,不能任性,贵在坚持。
长寿的人,往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丶内心安和或者说精神内守。道家养生注重的是内炼,认为内炼得法,可以成仙。
我们养生最应注意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是护胃养肾
护胃
病从口入,我们知道胃是人与自然界直接沟通的渠道之一。我们人体组织、器官的供养,都靠胃(脾)吸收的营养;相反,如果饮食不节,将有毒物质或有害物质,或相对有害的物质吸收,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百病不生。这说明脾胃与我们身体的存在、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说养生先养胃,胃康命亦长。
我这里讲"护胃",啥意思呢
就是让大家要爱惜自己的脾胃,不做损伤脾胃的事。具体来说:
1、饮食清淡。肥甘厚腻之品碍胃,说白了,就是不好消化。这里讲的是"相宜"就是适当,不要长期吃肥腻之品。人类是从食草动物进化来的,我们的肠一般较食肉动物长,但现在变成"食肉"动物了,肠子不适应,你看胃肠道息肉发病率多高。
2、饮食要有规律。饥饱不能失常,不要到吃饭的点不吃饭;然后又狂吃。现在这种人很多,饱一餐、饿一顿,不只伤胃,而且伤身。我们知道饱食会造成胃张力长期高,从而引起人体一系列内分泌变化,长期这样会损害我们的肠胃;另一方面饱食会让我们餐后血糖长期居于高值,这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才有“吃饭八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也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3丶寒温适宜。尽量吃温的食物。太烫或冰冷食物对人体都不好。
4、避免偏食。中医治病讲四气五味,是说药物的性、味对我们身体有影响。同样食物同样有性味。长期偏食,就会出现性味伤胃。比喻苦瓜味苦性寒,久吃必然伤胃;再如:龙眼味甜性温,久吃必然上火。
一般甜的东西易助湿生热;苦的东西性偏寒偏凉!辛辣的东西偏热偏散。酸的东西入肝经,少吃助消化,多吃伤味。因为肝为木,木气过旺则克脾土。
肾为先天之本,先天肾气充足,就是遗传了好基因。肾就好比人体的发动机,肾气亏了,人的生命力就减弱了。因此养肾对养生非常重要。中医讲人过四十,肾气衰其大半,这时性功能也减弱了。节制房事是养肾的关键之一。肾气是全身脏器功能的保证,肾衰色亦衰。所以养生重在养胃、养肾。还有一个就是养心,也就是要调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