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四十二条指出:学校要树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利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为了让周边社区13-18岁的孩子,更加直观清晰地认知青春期生理变化、树立正确交友观念、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12月22日,受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初中部)邀请,博爱曙光健康讲师妇科主任赵自平、内科主任霍开秀来到校初中部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宣教”与近百名师生度过了充满意义的一堂课外课。
考虑到课程的特殊性,博爱曙光健康事业部工作人员与校方进行沟通后,决定让两位主任分别给45位男同学和38位女同学讲课。
两位讲师从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对异性懵懂期的认知等话题一一耐心讲解,现场同学们求知欲非常旺盛,气氛非常热闹。与学生们同步听课的老师对讲课水平给出高度评价,纷纷表示:科普内容非常实用和必要,同时对博爱曙光医院传递公益健康知识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
“13-18岁的中学生一般已经接受过基础生物、生理知识的学习,对两性普遍有了初步的认知。自身所经历的青春发育期的变化,会让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逐步从对两性知识有模糊认识,慢慢过渡到主动探索、了解并深入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向孩子们普及最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后,在妇科临床深耕数十年的赵自平主任表示道。
内科霍开秀主任认为:青春期健康教育不只单方面对孩子,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家长要转变观念,在孩子面前,不要谈“性”色变。要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有关成长发育、生理科学、传播类疾病、家庭生活与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教育;同时,要鼓励青少年群体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承担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拒绝过早的、非自愿的或被迫的性行为、安全的性行为等的全方面的教育科普。
2012年下发的《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关系”、“沟通”、“性别”和“性行为”四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规定,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自行搜索查阅,陪伴孩子面对“敏感”的青春期。
最后,博爱曙光健康事业部在此呼吁:
青春期在医学角度上,其本质就是性成熟的时期。从保护孩子的实际出发,希望学校能够充分理解传播正确性教育知识的必要性;另外,希望家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坦然面对孩子的困惑;同时需要提醒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自我价值感很重要,让孩子自尊、自信、自爱同样是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青春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