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大夫说:
子宫内膜良好的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减少对子宫内膜的破坏,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选用恰当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将有效改善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受性。
常常有人问我:“医生,内膜这么薄是不是就怀不上呀,该怎么办”?临床证明内膜厚薄与能否顺利怀孕并非正相关。那些经我医治,最终成功怀孕并顺利生产的患者中,内膜最薄的是5.2mm,内膜厚度在5.6mm、5.7mm同样成功受孕、顺利产子的病例更是不胜枚举。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得从胚胎着床这个关键环节开始讲起了。
1
胚胎着床与内膜容受性
要想提高妊娠率,胚胎着床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和关键的环节。而胚胎着床又是一个复杂的涉及众多生物机制的程序化过程,其中胚胎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允许胚胎在特定时间内扎根内膜的能力,这个就是我们医生讲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呐。
好的容受性,代表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囊胚定位、粘附、侵入并使内膜腺体间质发生改变从而帮助胚胎顺利着床的状态。而较差的容受性会降低受精卵的着床或是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导致不孕症。
如果说小BB是四脚吞金兽,你把容受性理解成容“兽”性,也是没问题的。
2
容受性三金律
我们平时所讲的子宫内膜厚薄与能否顺利怀孕并非正相关,其实说的是内膜厚度并不能代表内膜容受性的好坏。既然厚薄不能说明问题,那有没有其他简易的,还能说明问题的指征呢?下面这三条金律,您值得关注。
1. 内膜血供比厚度更重要;
2. 三线型(A型内膜)更易着床;
3. 排卵日内膜的类型更能代表子宫内膜容受性。
PS:子宫内膜经B超检查结合B超医生的判断而分为A、B、C三型,随月经周期而变化。B超报告上可见分型结果。
3
如何改善容受性?
我们已经知道子宫内膜容受性与胚胎着床成功率息息相关,那如果检查出来容受性不好,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加以改善呢?
这个方法是有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有病祛病因,无病药强宫。
一、祛除病因
宫腔粘连、有结核灶者可行宫腔镜下粘连松解,并放置宫内节育器预防再次粘连,使子宫形态恢复正常,同时行雌激素补充治疗,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有感染者予抗炎治疗。有免疫异常时,抗免疫治疗。
二、药物强宫
以下这些药物或治疗方案被认为有助于提升子宫内膜容受性。
1. 阿司匹林
近十年来,因其血管舒张和抗凝剂两大功能属性,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里,阿司匹林正成为关注度越来越高的一种辅助用药。
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加子宫动脉的血流,改善局部血循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卵巢和子宫内膜的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生长,提高胚胎植入率或妊娠率;对于免疫因素引起的不孕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治疗是有效的。对于血栓前状态引起的反复流产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有显著性改善差异。
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早孕期胚胎种植部位和胎盘附着部位的血栓形成,还可以调节子宫内膜的某些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内膜的蜕膜化为胚胎植入提供良好环境。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在体内紧密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促进凝血过程。因此抗栓治疗应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妇产科一旦出现血栓相关疾病,在治疗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经常联合应用的原因。
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有血栓形成倾向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预防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和临床妊娠率。
3. 西地那非
西地那非是一种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意外发明出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一般以其商业名称Viagra (俗名:伟哥) 广为人知。作为一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环鸟苷酸的水解,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一氧化氮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
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的患者,可给予西地那非阴道用药,每次25mg,每日4次,排卵前用药3-10天。
4. 生长激素
月经来潮前2~3 天或黄体期,肌注生长激素4~6IU /日, 直至 注射HCG日。
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在补充雌激素的第8或9天开始皮下注射hCG 150IU,连续7天及胚胎移入子宫前5 min 注入hCG于子宫腔内,可显著提高移植后的种植率和妊娠率。
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多于月经第8天起,200 μg 共2 ml行宫腔灌注,并于月经第11 天和第13 天再次灌注。
7. 干细胞输注治疗
8. 中成药
坤泰胶囊 、滋肾育胎丸、调经促孕丸、麒麟丸、艾附暖宫丸、定坤丹、培坤丸、紫河车胶囊,坤灵丸、鹿胎膏、胎盘粉、白芍宫膜方。
10. 针灸、艾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这些方法能促进内膜血管生成和血流灌注,增加内膜外周组织的营养运送。
11. 二甲双胍
合并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者使用。开始以500mg/次,每日1~2次,进餐时或餐后服用,应同时补甲钴胺,隔日1次。
12. 辅酶Q10
主要通过抗氧化作用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细胞活力,从而改善内膜厚度。
4
小结
子宫内膜良好的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人工流产等操作、自然流产引起的炎症或继发感染,以及其他累及子宫腔的炎症,都有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细胞损伤、死亡,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变薄,腺体和间质萎缩,同时宫腔纤维组织也会增生,继而瘢痕化,这些都将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
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是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复发性流产等生育问题的重要诱因。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选用恰当的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将有利于改善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活产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