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胎停后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刘淑平医生 发布于2019-01-19 21:32 阅读量6891

本文转载自科普

第一次胎停后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现在临床上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胚胎停育病例的发生,真是触目惊心!每天跟着那些胚胎停育的患者痛苦着、焦灼着。看着这些患者为了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奔波在全国各地的保胎路上,真心为他们心痛。

做为医生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让患者少走弯路?少经历一些痛苦和折磨!

胚胎停育的几大病因不只是医生清楚,太多的胚胎停育患者群体也清楚,随着遗传诊断学技术飞跃的发展,只要做好专业遗传咨询,遗传因素大部分还是可以明确的。解剖因素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像子宫畸形(不全子宫纵膈、单角子宫、双子宫等),有的是多次宫腔操作史及炎症导致的,如宫腔粘连。感染及内分泌因素只要仔细检查还是很容易发现和诊断的。凝血及免疫因素需要更深入的检查及精准的分析及判断。很多患者最容易忽略的也是不被重视的是男方因素。所以,只要积极排查病因,还是可以找到胎停育病因,给予积极处理后可以顺利保胎成功。


关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定义,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标准是2次或2 次以上妊娠失败;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则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并于妊娠24周前的胎儿丢失;而我国通常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

关于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各位都非常清楚,我现在思考的是如何能降低复发性流产病例的发生?我们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灭复”(消灭复发性流产)行动?



当患者发生第一次胚胎停育时,大部分医生都会告知这是大自然规律:优胜劣汰。

第一次胚胎停育被优选掉的劣质胚胎比例可能达到40%--60%,甚至比例更高一些。所以若胚胎真是染色体异常被优选掉的这个家庭是幸运的。可是反过来推还有40%--60%胚胎停育的病例胚胎是健康的。胚胎健康还发生了胚胎停育,种子没问题,那就说明土壤有问题。既然土壤有问题,病因我们没有发现,更不能及时纠正,下一次备孕时胎停因素若还在,再次胎停的可能性相应增高。



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下面我要说的是作为医生也好、患者也好,一定要理性的对待这件事情,发生了第一次胎停不可怕,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预防再次胎停,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去研究的。

简单来说胎停原因一个是种子问题(胚胎),一个是土壤问题(母体因素),极少数病例是胚胎因素与母体因素共存。如果我们把胚胎送个染色体检查,先明确是否为胚胎问题,若是胚胎问题,排除遗传因素导致,下一次夫妻双方经医生科学指导,尽量改善卵子及精子质量就可以积极备孕。若胚胎是正常的,那就要考虑母体因素。



所以重点来了,第一次胎停后我们最应做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一定一定要先做个胚胎染色体检查。

胚胎染色体检查结果作为先证者,既可以明确此次胎停是否为胚胎问题?又可以根据胚胎染色体检查结果给我们下一次备孕指明方向。





22号染色体三体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一般都来源于偶发突变,极低比例来自夫妻双方染色体平衡易位;我们查个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排除染色体平衡易位后,就可以调理备孕了。

卵子和精子在成熟和受精的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拆分和重组,如果卵子或者精子质量异常,不着床或者在着床以后引发流产、或者胎停育,被自然淘汰。所以为了减少胚胎染色体基因突变的比例,一定要注意全方位调理,注意规律健康饮食,避免辐射,做健身运动,作息规律,不要熬夜。女方要排查代谢有无异常,糖脂代谢异常也会导致生殖细胞质量下降。男方一定要查精子DNA碎片,碎片率高也是出现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主要原因。



胚胎染色体微阵列检查未发现异常

如果胚胎染色体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很显然胎停育病因是母体因素所致。虽然只发生了第一次胎停,我们应不应该去系统排查病因呢?答案是肯定的,必须全面系统排查母体因素,而不是必须等到胎停两次及以上才需要积极查找导致胚胎停育的病因。但由于系统排查流产病因经济成本较高,故目前一般选择重点筛查可能导致流产的病因:内分泌、免疫和凝血及解剖因素等。

我们需要非常清晰地知道是母体因素导致的胎停,一定要检查胎停育病因,否则母体因素未纠正,下次备孕妊娠结局依旧不乐观。所以通过胚胎染色体的检查结果,不但可以给我们答案,明确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胚胎停育?还是母体因素导致的胚胎停育?当然也有胚胎染色体异常与母体因素同时存在的可能。但对于第一次胎停育的患者母体、胚胎同时存在问题的比例还是极低的。

在此祈祷复发性流产群体越来越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