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悉尼第12届APS的国际研讨会诊断标准:
1、临床指标
①血管栓塞:任何器官或组织发生≥1次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血栓必须被客观的影像学或组织学诊断。组织学还必须证实血管壁附有血栓,但没有显著炎症反应。
②病理妊娠:发生≥3次妊娠10周以前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排除母体解剖、激素及双亲染色体异常。
发生≥1次妊娠10周以上不明原因的形态学正常的死胎。
发生≥1次妊娠34周之前因严重的子痫或先兆子痫或严重的胎盘功能不全所致的形态正常的新生儿早产。
正常形态学的依据必须被超声或直接检查所证实
2、实验室标准
①间隔12周至少2次检测到LA阳性;
②间隔12周至少2次检测到中、高滴度aCL-lgG>40GPL; aCL-lgM>40MPL;或滴度>正常人群99%的上限;
③间隔12周至少2次检测到lgG/lgM亚型的抗β2糖蛋白抗体(滴度>正常人群99%的上限)。
APS:必需至少一项临床标准和一项实验室标准。
患者基本符合APS临床标准,实验室标准有待进一步确认。
针对其复发性流产(自然流产3次)应系统全面筛查病因并逐一排除,之后根据病因对因治疗,才能有效提高妊娠率。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紊乱、生殖道感染、免疫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其他还有男性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1. 遗传因素:建议夫妻双方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地贫基因分析(华南地区);
2. 解剖因素: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
3. 生殖及內分泌因素:性激素六项、抗苗勒管激素(AMH)、CA125和CA199、甲功5项,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胰岛素抵抗(lR);
4. 生殖道感染因素:反复发生的早孕自然流产与生殖道感染无关,不建议做感染因素检查,但中晚孕自然流产要常规做感染因素检查。
5. 免疫因素: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β2-GPI-Ab)、狼疮抗凝物(LA),抗核抗体(ANA)、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dSD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抗-ENA)、抗组蛋白抗体(AHA)、抗核小体(AnuA)、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线粒体抗体及亚型(AM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风湿5项、免疫球蛋白3项、补体C3和C4、肿瘤坏死因子(TNF-a)、NK细胞、B细胞、T细胞、白介素2和白介素6(IL-2和IL-6);封闭抗体(APLA)可酌情检查;
6. 凝血功能:D-二聚体(DD)、凝血4项、蛋白S(PS)和蛋白C(PC)、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凝血酶Ⅲ(AT-Ⅲ)、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血小板聚集度(PAgT)、血栓弹力图(TEG);
7. 男方因素:精液质量分析和精子碎片度(DFI和HDS)、Y染色体微缺失AFZ基因(少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