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2018年11月14日糖尿病日的主题为“家庭和糖尿病”。即家庭应成为构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平台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功能单元,在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今天也来谈谈女性人群中的2型糖尿病。女性的发病与男性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女性人群中有一个常见的慢性病叫做“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慢性病早期常常只是表现为月经不调,有的患者会有肥胖、痤疮、多毛,也有的患者是因为不孕来看病。这些表面现象往往吸睛里挺强,患者就关注着调月经、助孕而忽略了其他。这个“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糖代谢异常可是个深藏不露的“家伙”。很多患者往往在早期就已经有胰岛素抵抗(即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及腰围超过80厘米)就是表现之一;疾病逐渐发展为糖耐量异常,如果一直没有被察觉、诊治,终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不少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年纪轻轻就已经出现了2型糖尿病。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像女性、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传播糖尿病防治知识,为阻击糖尿病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防糖尿病会——健康生活方式是先行者
糖尿病是非传染性疾病,然而我们要强调糖尿病会“传染”,尤其在家人之间!原因很简单,因为糖尿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家庭成员之间的饮食等生活习惯往往相似并互相影响,因此,要想预防糖尿病首先从实行健康生活方式做起。
数据表明,有80%的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的。
饮食:预防糖尿病最关键的还是要平衡膳食。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了科学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靠不吃主食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不可取,最关键的还是保持适宜的体重和食物多样性。建议大家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尽量能够在家吃饭,既能增加情感交流,另外也可以摄入多种多样的食物。
锻炼:建议每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至少30分钟,每周累积150分钟以上。快步走是最简单最优良的身体活动,老少皆宜,建议每天快走6000步,可以提供多种保健益处。为了养成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全家人可以一起行动,互相鼓励。
行走:要让运动成为我们的习惯,应该把身体活动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如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出行开车、坐车和久坐等。增加走路、骑自行车、登楼梯的机会。在办公室也要避免久坐不动,半个小时应该起来活动一下,在家尽量减少电视、手机和其他屏幕时间。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糖尿病筛查
目前有1/2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就更容易被忽视。因此每一个患者都应该了解自己的糖尿病风险并采取行动。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全球将近一半的成年糖尿病患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疾病,这些病例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进行体检,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建议常规做口服糖耐量试验,如存在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异常就更要要引起重视并进行监测,因为这些均会影响血糖代谢。常规体检只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值超过5.6mmol/L,做口服糖耐量试验,这时不少人已经出现糖耐量不良,或者餐后血糖已经超标,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只是因为没有典型症状而不自知。
如前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糖尿病风险无疑是高的。但是如何得知自己属于高危人群?
如果被诊断了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就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创建了一项在线糖尿病风险评估(https://www.idf.org/type-2-diabetes-risk-assessment/),这个评估可以预测未来十年内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一种快速,简便,保密的方法,测试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可以发现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以下8个问题均来源自上述网站,每个问题选项从A到D,糖尿病风险逐渐增加!
1年龄
A 45岁以下 B 45-54岁 C 55-64岁 D 超过64岁
糖代谢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所有≥45岁的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如果筛查试验结果正常,每3年应复查1次。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更早,甚至在青春期就已经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程越长,患上糖尿病的几率越大。
2体质指数(BMI)(BMI=体重千克数/身高米的平方)
A 低于25kg/m2 B 25-30kg/m2 C 高于30kg/m2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来说,具有更高的糖尿病风险,应该加强筛查。对于中国人群来说,正常体重范围为:18.5≤BMI<24.0kg/m2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MI<23.0kg/m2就已经是代谢异常的征兆,建议进行筛查。
3腰围(腰围通常在肚脐的水平)
A 男性<94cm,女性<80cm
B 男性94-102cm,女性80-88cm
C 男性>102cm,女性>88cm
腰围在女性<80cm属于中心型肥胖,这些人更容易出现代谢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约有超过近半的人有中心性肥胖。
4是否在工作和休闲时间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日常体力活动?
A 是 B 没有
静坐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5每天都吃蔬菜、水果或浆果吗?
A 每天都吃 B 并不是每天都吃
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同样对预防糖尿病有一定帮助。蔬菜和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建议每天吃一个新鲜水果,但不宜选择果汁及其加工产品,需要控制总能量摄入的人尽量选择低糖水果。
6你是否有高血压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A 没有 B 是
7是否曾经有过高血糖病史?(比如健康体检、疾病期间、怀孕期间)
A 没有 B 是
在糖尿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糖耐量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你曾经有过高血糖经历,一定要引起注意。
8本人或直系亲属或其他相关人员中是否有2型糖尿病患者?(1型或2型)
A 没有
B 有:祖父母、旁系亲属及其第一后代患有糖尿病
C 有:父母、兄弟姐妹或自己的孩子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更大,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这部分人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80%的2型糖尿病。家族中有糖尿病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对于年龄和遗传倾向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其他的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比如超重、腹型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是完全可控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或者延缓其发病年龄。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还可以减缓多囊卵巢综合征造成的月经异常和生育障碍、预防子宫内膜癌,获益多多。
如果你的家人患有糖尿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那你更应该注意避免体重增加,尤其是腰围增长,这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坚持适宜的身体活动,同时健康饮食,每天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和蔬菜,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等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关爱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家庭和糖尿病,更强调了家庭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疾病不仅仅靠自己,需要家人的关爱,而家庭互助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建议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家属做到4件事:
01学习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知识(本微信公众号里就有有关内容)管理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五驾马车并驾齐驱,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慢性病管理病教育,通过学习相关的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知识,让你了解管理糖尿病的正确知识,然而仍有很多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未曾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
02家人的心理帮助许多糖尿病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后,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悲观绝望,甚至自暴自弃。作为家人要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和包容,耐心开导患者,帮助其树立与疾病长期作战的勇气和信心,稳定的情绪有助于疾病控制。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早期只要控制好,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延迟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的出现和发展,也就预防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坚持治疗非常需要家人的支持。
03互相督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管患者是否采用药物治疗,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家人要监督促进患者限酒戒烟,管住嘴,迈开腿,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04从小、从胎儿时期抓健康生活多囊卵巢综合征往往从青春期就开始发病。从小给孩子传递科学的生活饮食观,让他们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好习惯,应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少吃高油、高糖食品,这将让他们受益终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妊娠糖尿病也会增加母亲和子代的糖尿病风险,因此科学健康孕育新生命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举措。孕期应注意科学补充营养,使体重合理增加。如果孕期出现血糖异常,应该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避免生产巨大儿,增加后代肥胖等代谢疾病的几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要自律
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听之任之,让其继续发展。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不仅是滋生糖尿病的温床,还是成为高血脂、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共同土壤”。发展为糖尿病后长期高血糖会对机体各种器官造成危害,引发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增加了其他方面的家庭负担。然而已经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不要自暴自弃,要从现在开始控制好饮食,规律运动,努力管理好自己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才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可怕,糖尿病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无动于衷,让我们关爱家人健康,防治糖尿病,阻击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糖尿病并发症;籍联合国糖尿病日为契机行动起来,为了更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