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儿张某某,女,2月15天,因痰鸣1月余于2017年10月到儿科门诊就诊,家长诉偶有咳嗽,晚间及哭闹后鼻音重,无发热、呛奶等。有湿疹病史,家族中无哮喘、过敏性鼻炎病史,特异性过敏原IgE检测提示IgE 112U/L。在外院先后给予右美沙芬、头孢克洛等治疗1月余,无好转。门诊查体仅双肺闻及散在喘鸣音,余未见异常。外院血常规正常;胸片报告支气管炎样改变;我院行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毛细支气管炎。后在我科医生建议下,在我科租用欧姆龙C900空气压缩泵,带雾化药(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溶液每次各半支,加生理盐水2ml,BiD*30天),1月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肺功能提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继续雾化半月后停药观察,患儿临床痊愈。
在门诊出诊时经常遇到反复咳嗽、喘息持续1月以上的儿童,先后给予摄胸片、查血常规等无异常,给予各种止咳药、抗生素、雾化等治疗效果不佳,经询问家长该类患儿雾化多存在不规范之处,如雾化机质量低下(空气压缩雾化机100-300元购买或超声雾化机)、雾化次数少(一天一次)、雾化不连续进行(担心副作用,雾化几天有好转即停用)、雾化药物选择错误(给予利巴韦林、庆大霉素等)、雾化方式(哭闹时雾化、面罩反复使用且不规范消毒)及时机不对(早晚咳嗽多的患儿选择白天进行雾化治疗)等。其实家庭雾化有较多优势:①在家庭中即可实施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其疗效与在医院雾化治疗一致;②吸入装置操作简单,给药方式简便易行,患儿家长易于操作;③可避免交叉感染;④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治疗,能更好地配合吸人,避免因恐惧造成的哭闹;⑤节省家长反复去医院的时间;⑥喘息出现时,能在家中第一时间给予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国内儿科专家2016年制订了《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建议家庭雾化适应证包括:哮喘急性发作期及非急性发作期、咳嗽变异性哮喘、婴幼儿喘息急性期及缓解期(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及感染后恢复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插管术中及术后等。此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间质性肺炎等慢性肺部疾患儿童,也适于在医师指导下的家庭雾化吸入治疗。
很多家长关心雾化的安全性,尤其是使用激素雾化时。
很多家长关心雾化的安全性,尤其是使用激素雾化时。国内诸多儿科专家在2014年制订《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时指出:雾化吸入局部给药治疗指数高、安全性好;吸入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且局部药物浓度愈高、疗效亦愈好;雾化吸入是最不需要患儿刻意配合的吸入疗法,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同时,一般雾化吸入治疗的药量仅为全身用药量的几十分之一,由此可避免或减少全身给药(如激素)可能产生的潜在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