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胚胎的孕育过程就好比种子生根发芽,想要让其茁壮成长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种子”(受精卵)要精良,二是“土壤”(子宫内膜)要肥沃,三是“生长环境”(子宫内环境、全身免疫环境、血管的循环状态)要适宜,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妊娠失败,因此我们的病因筛查就尤为重要。
自然流产与复发性流产
大约有15%-25%的女性会发生自然流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淘汰,其中只有5%的女性会发生连续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复发性流产,数据显示再次妊娠流产风险会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高达40%-80%,因此反复流产需要及时的干预和正确的治疗。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分类
染色体异常——最常见,尤其是胚胎染色体异常,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占50%-60%,可以通过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查予以确认;另外,在反复流产中有3%-8%的夫妇至少有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11%-14%的夫妇存在染色体异常携带。
母体因素——最复杂,比如内分泌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全、甲亢或加减,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生殖器官异常:如子宫畸形(纵膈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机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干燥症等;血栓性疾病:如凝血因子V突变、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生殖道感染疾病:如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等。
父亲因素——最模糊:有研究证实精子异常如少、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精子DNA碎片率高等均可以导致自然流产,但导致反复流产尚无明确的依据。
环境因素——最直接:过多接触放射线、砷、铅、甲醛、苯、氧化乙烯等化学物质均可引起流产。
因 此,我 们 需 要 详 细 的 问 诊
你知的大概, 我要知道全部的细节
(是要写回忆录的赶脚
)
对于初次就诊的反复流产患者,应仔细采集病史及家族史,这有助于初步评估可能的流产原因和预后,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学筛查。病史采集的内容包括:年龄、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手术史、传染病史、不良环境暴露史等等,重点询问的是婚育史,妊娠次数以及每次的妊娠结局,流产的时间,流产时的孕周,流产后的胚胎组织有无送检,胎儿有无畸形等等;家族史主要包括家族成员有无不良妊娠、自身免疫病、血栓家族史以及近亲婚配史等等等等,这些我们都要问,我们都要知道,并且不放过任何细节内容。
我 们 还 要 进 行 全 面 的 检 查
1、内分泌检查:月经来潮第2-4天早晨空腹抽血。
2、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根据医生的检查目的决定检查的时间,如评估窦卵泡状态,可在月经第3-5天,如评估子宫内膜及卵泡状态,可于月经干净3-7天内。
3、自身免疫、血栓系统、染色体检查:月经干净后早晨空腹抽血。
4、子宫动脉超声检查:排卵后第6-8天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阻力。
5、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月经干净2-7天内检查。
6、宫腔镜检查:月经干净至排卵前时间内检查。
7、生殖道感染检查:月经干净后。
8、精液检查:排精后2-7天内。
治 疗 走 起
针对病因予以对症处理,请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轻松面对压力,不怕万难,请放心,我们会陪您一起前行,祝您早日达成心愿!
参考资料: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11):1082-1090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