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早期胃癌

吴建维医生 发布于2018-10-25 21:00 阅读量7470

本文转载自医视通

作为胃癌高发国家,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2位,我国每年胃癌预估新发病例67.9 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约占全球42.6%和45.0%1。由此可见,在我国胃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

擒贼先擒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可防可治的胃癌发病诱因

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约50%,其中约1%会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淋巴瘤)2。研究显示,Hp感染和肠型和弥漫型胃癌均有密切关系3。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次于Hp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人群中传播,Hp感染应及早行根除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是Hp感染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Hp根除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减少传染源,根除治疗推荐“四联疗法”3。

积极地开展Hp检测和根除HP治疗是防治胃癌的重要举措,此外,胃癌防治仍需做到早期筛查。

在中国,为何胃癌如此可怕?

原因在于九成胃癌患者被诊断时已处于胃癌晚期,此时即使接受了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1。而如果能通过早筛查被及时救治呢?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然而,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1。由此可见,导致我国胃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便是诊断时机!

因此,胃癌防治的另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在胃癌风险人群中积极开展早期胃癌的筛查,以便为更多的胃癌患者求得生存机会!

那么早期胃癌筛查的筛查对象有哪些?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1。

早期胃癌筛查具体筛查方法主要分为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其中胃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首先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可行的筛查策略。在胃癌风险人群中,年龄、性别、Hp感染、PG、G-17是与胃癌发生最相关的5个因素。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