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高烧,医生为啥不这么办?

孙毅医生 发布于2019-06-05 20:26 阅读量7140

本文由孙毅原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最近流感,疱疹性咽峡炎来袭,门诊许多孩子高热一连几天不退,宝宝一发烧,可急坏了妈妈爸爸,很多宝爸宝妈们对退烧药的认识不足,往往只是一味要求快药猛药,立竿见影,不满足需求,轻则差评重则投诉,让人哭笑不得,现在孙医生来分享几个的关于宝宝发烧家长常见的误区:

一,滥用抗生素

许多家长都担心发烧会损害宝宝的肺或脑部,想急于退热,认为发热非用抗生素不可,而要求医生或自行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对抗细菌在体内繁殖,以致杀灭。若属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咽峡炎等本身为病毒感染,用抗生素不但不起作用,反而降低白细胞,降低自身抵抗力,给患儿带来危害,若应用不当还会产生耐药性。

二,滥用激素

孩子发高热,做父母的焦急万分,恨不得体温马上降下来。少部分私人诊所为求效果使用激素治疗,体温会很快降下来,家长视为神医。可有一部分患儿体温还会再度上升,造成体温大幅度反复升降。由于体温大幅度下降,引起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体液.很容易造成虚脱、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热。重要的是如经常使用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或加重感染。还易产生激素依赖性,导致每次高热时用其他降温处理效果均不佳,不得不再用激素抗炎降温。



三,滥用清热解毒药

有些家长遇到孩子发热后,总是不分青红皂白选用一些清热解毒药,如清开灵、双黄连、小儿退热冲剂给孩子服用,让孩子尽快退热。事实上。中医退热有十余种方法,如发汗退热、泻下清热、和解清热、养阴清热等等,其真实效果往往并不如意,而大多数清热解毒药苦寒伤胃,孩子服用后容易拉肚子。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清热解毒药,尤其不要多种连用。

四,打针输液

不少家长认为打点滴的降温效果好,可以补充水分,起效快,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及交叉感染。其实,对于发热的儿童,最好是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方式,首先要让孩子保证充分的休息,多喝温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原则,许多病毒感染都是自限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一般3一5天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如3-5天仍有反复发热,一定到医院复诊,由医生综合判断后再做出正确的处理。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