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腹痛,揉揉行不行?

孙毅医生 发布于2018-08-30 20:38 阅读量8524

本文由孙毅原创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小儿腹痛是儿科医生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几乎所有孩子都经历过腹痛,估计有10%-19%的学龄期儿童有慢性腹痛。儿科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有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便秘、胃肠炎,但是很多孩子去初级医疗机构就诊并不能立即诊断病因,很多的孩子会得到了功能性腹痛的诊断,家长一头雾水,许多叫揉揉按摩一下,这样对吗,孙医生今天跟你们详细讲讲: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表现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可很快缓解,无需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多见于3—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父母需做如下观察:

时 间

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每次疼痛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疼痛发作次数因儿童而异,有的每天数次,有的每小时数次。

部 位

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其次是上腹痛。

痛 感

疼痛无一定规律性,疼痛程度也不一致,轻的仅为腹部不舒适感,重则表现为肠绞痛,可见儿童疼痛难忍,面色发青或发白,甚至恶心呕吐,还可听到“咕噜咕噜”的肠鸣音。

处置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可很快缓解,无需治疗。

热敷按摩

家长可热敷、按摩小孩腹部,或按揉足三里穴,对解除疼痛有一定帮助。

日常饮食

儿童受凉、过食生冷食物,也常可诱发腹痛。所以家长必须严格控制儿童的饮食,特别是要少吃冷饮,睡觉时注意不让肚子受凉。

鉴别

腹痛的原因很多,因而不能将儿童所有的腹痛都误认为是儿童功能性腹痛。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用手按压时疼痛加剧,或儿童惧怕触摸,应考虑到患肠胃炎、肠套叠、蛔虫症等其他疾病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下面就细分一下与儿童腹痛有关的疾病。

胃肠痉挛(可以热敷)

儿童腹痛是相当常见的,有时是胀痛,有时是绞痛,但是疼痛与病情的轻重程度并不一致。别看有些疼痛相当剧烈,小儿哭闹不止,但一段时间以后,小儿又完好如初了。这是因为小儿得了胃肠痉挛,痉挛一旦解除,疼痛即刻缓解,所以孩子又开始蹦蹦跳跳了。还有的家长听到孩子嚷肚子疼,就找来热水袋给孩子热敷。这种做法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胃肠绞痛,特别是因受寒、饭食过多引起的胃部胀痛有效,能缓解胃肠痉挛,减轻疼痛。

肠虫病(千万别按揉)

但有些疼痛就不那么简单了,按揉和热敷反而会加重病情,引发危险。比如肠虫症,这也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当某种因素刺激虫体时,可使蛔虫窜上窜下地蠕动,刺激肠道引起痉挛疼痛。此时按揉腹部,只会刺激虫体,甚至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还可能穿破幼儿娇嫩的肠壁,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千万别按揉)

急性阑尾炎在儿童中也较多见。儿童阑尾炎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可能肚脐周围有轻微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按压时疼痛并不明显。儿童的免疫功能较差,患阑尾炎时很容易发生穿孔。如果家长此时按揉儿童肚子,或做局部热敷,就可能促进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肠套叠(千万别按揉)

多见于年幼、特别是肥胖儿童,由于被套入的肠子血液供应受到阻碍,引起疼痛,时间久了发生坏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揉也没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引起小儿经常腹痛的原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如果家人有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小儿经常在餐厅、酒店进餐,均可造成传染;患儿也可表现为口臭、恶心、呕吐,伴经常性腹痛,需及时就医,以免引起胃炎或胃溃疡。

孙医生提醒

1.勿盲目按揉;

2.宜及早就医。

小儿腹痛病因复杂,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也有腹部本身疾病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如呼吸系统感染的肺炎、结核、风湿热、营养不良等;腹部原因更多,如肠炎、蛔虫症、便秘、肠结核、肠套叠、阑尾炎、疝、胆囊炎等。有些腹痛的原因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因此腹部的检查很重要。家长不应以疼痛的程度来推测病情。不要盲目给孩子按揉,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带孩子就医,积极治疗。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