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怎么办,医生帮您忙

孙毅医生 发布于2018-05-22 21:45 阅读量8777

本文由孙毅原创

孩子拉肚子是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也常常让爸爸妈妈们感到疑惑:明明没乱吃怎么就拉了呢?明明吃了止泻药了,为什么还越来越严重了呢......

88530211_ML.jpg

看似常见的拉肚子,其实没那么简单!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了解这些知识。

一、宝宝为什么更容易腹泻?


1、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参与消化食物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较少,缺少消化酶会导致宝宝吃进去的食物无法完全分解,消化酶活性低也会造成腹泻,吃辅食之后,还不能适应食物量或质的较大变化,对食物的耐受力差,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相对较重。

2、肠道菌群失调

婴幼儿期未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滥用抗生素。

3、机体防御功能较差

婴幼儿胃酸低,胃排空快,对细菌杀灭能力很弱。肠粘膜的免疫防御能力及口服耐受机制不完善。

二、孩子腹泻要不要禁食?


有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越吃越拉,所以就直接不给孩子吃东西了,这其实完全是因噎废食的方法。腹泻的治疗重在预防和治疗脱水,腹泻时禁食是不科学不可取的,进的少出的多更加容易脱水,另外饥饿状态下肠蠕动增加,反而可加重腹泻。宝宝腹泻的时候,应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也要多喝水,母乳喂养的宝宝提倡继续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继续平时的日常饮食,鼓励少量多餐。需要避免的食物是粗纤维丰富的蔬果,高糖高蛋白油腻食物。

三、宝宝腹泻不止是因为吃坏肚子


宝宝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只是吃坏肚子那么简单。

具体分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毛霉菌

还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

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引起宝宝腹泻

如饮食中添加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添加果汁等;牛奶、大豆蛋白等引起的过敏性腹泻;气候因素等。

四、腹泻了要不要立刻吃抗生素、止泻药?


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应根据病因适当选用,抗生素不但可杀灭病原微生物,也可导致菌群失调,故而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更麻烦。

而止泻药一般只适用于严重非感染性腹泻,如果发热性腹泻立即止泻,病原微生素和毒素滞留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反而会加重病情,加重毒血症状,尤其小儿更加要注意。

引起腹泻的病因各种各样,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用药,用什么药。这些常见的腹泻类型的处理方式都不相同。

五、这种情况是不是腹泻?


腹泻要与肠套叠区分开来,肠套叠与腹泻相比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1岁,多发于身体发育好的男童,症状:哭闹明显,无脱水症状;大便为果酱色黏液血便,右下腹部可摸到包块,出现这些情况时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通过B超来确诊。

六、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脱水了


宝宝腹泻最容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不足,使体液总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脱水分三度:轻,中,重度:轻度脱水:宝宝精神好,面色好,皮肤有弹性,口唇无干燥,哭闹时眼泪多,尿量轻度减少;中度脱水 :宝宝精神差,面色苍白,双眼眶及前囟凹陷,口唇明显干燥,哭闹时眼泪少,尿量显著减少;重度脱水:出现了意识障碍,呼之不应,眼眶季度凹陷,无尿,如果出现了中重度脱水,一定要及时去医院,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