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足防治重在早期干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有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目前全国糖尿病患者6000万,且以每年120万速度递增,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晚期并发症,有很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患病率为4-10%,在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有85%是发生在足部溃疡后,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40-60%。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为下肢麻木,感觉减退或者消失,皮肤温度下降,色素沉着等。若未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进展至晚期,出现溃疡和坏疽。发生糖尿病足的临床危险因素在于患者认知不足,治疗依从性差。
最近我们病区收治了一些糖尿病足病例,问病史都是由小的足趾甲缝的破口或者小的擦碰伤口引起,起初没有引起重视,简单处理,局部软组织的溃烂后波及深部骨骼引起慢性骨髓炎,溃疡范围增大,虽然经过清创,疏通血管改善局部血供,但坏死的组织不可逆转,不可避免的导致截趾,致残。
其实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检查手段很简单,通过下肢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CTA、MRA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者闭塞,结合肢体麻木、发凉、抽筋,走路走不远就要休息等临床表现多能明确诊断。
我们的经验是如果发现糖尿病合并了下肢血管病变尽早通过血管造影,明确血管病变的部位,长度,及时的进行球囊扩张,疏通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尤其是根据局部溃疡或者损伤的部位,特意对相关的供血区域进行处理,结合后期的药物治疗,伤口换药,多半能使病变的伤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