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后交叉韧带术后松弛的发生?解决可怕的杀手角(killer turn / killer angle)

尤田医生 发布于2025-01-15 23:24 阅读量3319

本文由尤田原创

后交叉韧带重建(PCLR)术后往往难以长久保持膝关节原有的后方稳定性,术后膝关节渐进性后方松弛的问题一直是PCLR术后的难题。

无论应用何种类型移植物(自体肌腱/人工韧带)、采取何种手术重建方式(单束/双束),术后残留膝关节后方松弛的现象屡见不鲜,后移3mm以上的松弛率为22%~54%。

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的定义,后抽屉试验的松弛度可分为0级(后移0~2mm)、Ⅰ级(后移3~5 mm)、Ⅱ级(后移6~10 mm)、Ⅲ级(后移 > 10 mm)。虽然这种1-2度的松弛不一定会有临床症状,但仍然会引发膝关节异常的运动学表现,而且持续的后方松弛,更可能导致患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软骨退变,最终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PCL重建术后膝关节后方松弛残留的主要原因包括:杀手转弯角效应(killer turn / killer angle)、股骨骨隧道定位不佳、胫骨平台后倾角过小及术后康复不合理等。

其中,杀手角是最为明确的、影响最大的,同时也是研究得最多的有害因素。Bergfeld等(Bergfeld JA, et al. AJSM. 2001)的尸体标本测试发现:在屈伸膝2000个循环后,杀手角处的移植物的厚度会损失将近一半(40.6%),进而会被拉长9.8mm。我国已故的运动医学大咖冯华教授的团队(Li Y, et al. Asia Pac J Sports Med Arthrosc Rehabil Technol. 2016)则在兔标本中发现:在屈伸膝1500个循环后,除了移植物会拉长5.59%±4.98%,在反作用力的影响下,胫骨隧道的内口直径也会扩大12.08%±4.31%,移植物的磨损和隧道内口的扩大呈线性正相关,二者共同导致后方松弛。

图1.  尖锐的杀手角会明显损伤移植物

图2.  圆滑的杀手角则十分友好

虽然我们不能解决所有影响PCLR术后松弛的问题,但杀手角这种具有明确意义的,同时也易于在术中控制的因素,还是应该努力避免,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尽量将胫骨隧道的内口下移就行,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制备更长的移植物,通常需要长1-2cm,如果单侧的腘绳肌腱不够,则加用对侧腘绳肌腱或者同侧腓骨长肌腱,又或者是通用人工韧带。

图3.  术前的后交叉韧带陈旧损伤,松弛明显,探钩可轻易挑起

图4.  重建好的后交叉韧带,屈伸活动完全等长,膝关节恢复稳定
(该例为自体+人工)

图5.  胫骨隧道内口较普通隧道低1cm

图6.  如此,我们便获得了一个圆滑的杀手角,可以有效地保护移植物


昨日该病友已经顺利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愿这位美女早日痊愈,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