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见的中考运动伤——腘绳肌损伤(1):损伤分级、受伤机制、危险因素与诊断

尤田医生 发布于2022-07-09 20:42 阅读量1576

本文由尤田原创

编者按:临近体育中考,同学们不免要加班加点地训练,也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伤情,有一些休息1-2周即可,但有一些损伤却直接影响备考,腘绳肌损伤就是其中一种。编者将用2期的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这种损伤,废话不多说,开整。


腘绳肌包括大腿后部的三块主要肌肉。包括最内侧的半膜肌、最外侧的股二头肌长头和短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腱肌。这些肌肉群具有临床意义,因为它们极易受伤,尤其是对于运动员来说。本文说明了腘绳肌的重要性及其损伤在运动医学中的占比。它还强调了跨专业团队在腘绳肌损伤的诊断、管理和康复中的作用,以便顺利重返赛场并防止再次受伤。


1.背景介绍

      腘绳肌包括大腿后部的三块主要肌肉。包括最内侧的半膜肌、最外侧的股二头肌长头和短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腱肌。这些肌肉群具有临床意义,因为它们极易受伤,尤其是对于运动员来说。股二头肌的半膜肌和长头共同始于坐骨结节的后外侧,而半腱肌始于坐骨结节的前外侧。股二头肌的短头起自于股骨后部远端的粗线内侧。股二头肌的长头和短头止于腓骨头上方,而半膜肌止于胫骨内髁上方。除了股骨二头肌短头,所有腘绳肌从起点到止点均穿过两个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而股骨二头肌短头仅穿过膝关节。腘绳肌的主要功能是屈膝和伸展髋关节。股二头肌也有助于髋关节的外旋,而半膜肌和半腱肌有助于髋关节的内旋。


      腘绳肌损伤主要发生在跑步或冲刺时。这些肌肉群由于其解剖结构特别容易受伤。此外,腘绳肌在两个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上的作用机制与其长度有相反的影响,这使它们容易受伤。此外,它们在行走、跑步时减速和高速变向的作用使它们更容易受伤。在限制膝关节过伸到伸展髋关节时,腘绳肌承受了主要的张力。在这些肌肉功能性的生物力学快速变换过程中,它们最容易受伤。除此之外,股二头肌两个头的双重神经支配导致的非同步刺激,以及其两个头止点的解剖变异,使其在腘绳肌中更容易损伤。


2.损伤分级

Ⅰ级:轻度疼痛或肿胀,组织损伤不明显,无或轻微的功能丧失

Ⅱ级:可见部分组织破坏,伴有中度疼痛和肿胀,和由此导致的功能丧失。

Ⅲ级:肌腱完全断裂或撕裂,伴有严重疼痛、肿胀和功能丧失。


3.受伤机制及危险因素

      已经有相关研究指出了腘绳肌损伤病因和危险因素。所有的研究均认为腘绳肌的损伤是多因素的。在寻找此类肌肉损伤的病因时,各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腘绳肌的既往损伤、较大的年龄和股四头肌力矩峰值与腘绳肌损伤密切相关。种族,尤其是非洲裔和澳大利亚原住民以及更高水平的竞技,有更充分的证据与腘绳肌损伤相关。其他危险因素,如腘绳肌柔韧性、运动员体重、髋屈肌、股四头肌柔韧性和腘绳肌力矩峰值,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一项大学的研究(这项研究排除了既往有腘绳肌损伤的病例)得出结论,在进行有肢体接触的运动、跨栏、摔跤或跳舞时,其高速运动和最大限度地拉伸腘绳肌会增加腘绳肌的受伤风险。在一项欧足联的研究中,分析了职业足球运动员腘绳肌损伤的风险,腘绳肌损伤既往史能显著增加未来腘绳肌损伤风险,而年龄没有显著的关联。与外场球员相比,守门员的受伤风险更低,客场比赛的受伤风险低于主场比赛,常规赛的受伤率高于季前赛。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发表的一篇文献,对100名职业足球运动员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肌肉的功能不对称使他们更容易遭受腘绳肌损伤。此外,大多数情况下,腘绳肌损伤的发生也与运动有关。需要快速加速和减速的运动,如美式足球、英式足球、澳式足球,腘绳肌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踢球时受伤更严重,而跑步时受伤率更高。类似地,训练强度越高、竞技水平越高、需要移动的位置越多(例如美式足球中的边路接球员)与腘绳肌的损伤越相关。


4.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腘绳肌损伤在16至25岁时达到高峰。它主要与腘绳肌负担最重的运动有关,如进行短跑、足球、田径运动时,其功能性生物力学在高速下迅速转换。欧足联在欧洲精英足球俱乐部中进行的一项为期13年的研究发现,在研究期间,腘绳肌损伤的年增长率为2.3%。研究显示,与训练相关的受伤相比,在比赛中受伤的总比率是它的9倍。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在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对1157名平均年龄为13.56岁的年轻运动员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与年龄较大的运动员相比,年轻运动员的受伤率较低。平均离赛天数为21天。在坐骨撕脱伤的病例中,平均离赛天数为43.4天。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一项超过10年的研究显示,季前赛中有50%以上的人受伤,其中大部分人为二线防守人员和要求有更高速度的边路接球员。即使在接触性运动中,非接触性损伤机制也比接触性损伤机制更为常见。


5.病史和体格检查

      当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急性大腿后部疼痛,使其难以坚持比赛时,应怀疑是腘绳肌损伤。急性腘绳肌损伤由于避免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导致负重疼痛和不正常的僵硬步态。如果坐骨结节完全撕脱,疼痛可局限于大腿近端,坐骨结节处有点压痛。由于撕脱部位疼痛,患者通常难以保持坐姿。通常,近端损伤与远端半膜肌拉伤同时发生,这可能会转移注意力。在受伤后的几天内,患者通常会注意到臀部、大腿、小腿的瘀斑。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大腿后部感觉障碍。这种临床表现称为臀部坐骨神经痛。它与坐骨神经受压有关,主要是坐骨神经后皮支。压迫可能是血肿、疤痕组织或收缩的肌肉残端造成的。远端腘绳肌损伤患者的表现与近端损伤患者相似。此外,膝关节屈曲也可能受到影响。


      虽然体格检查是腘绳肌损伤初步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腘绳肌位置较深,不应完全依赖于体格检查来确定损伤的性质。大腿后部局限性肿胀伴触诊压痛,大腿后部沿腘绳肌腹部硬化是常见的检查结果。完全撕裂可能在肌肉实质内有明显的缺损。在检查时,应测试患侧腘绳肌的力量和运动范围,并与健侧进行比较。理想情况下,患者应俯卧,髋关节应处于0°伸展位置;然后,通过施加在脚跟处的力量使膝关节屈曲15°和90°来评估膝关节。检查中发现疼痛或肌肉强度减弱时应视检查结果为阳性。应检查髋关节屈曲和膝关节伸展,但这可能会受到患者疼痛的影响。


6.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是评估可疑腘绳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确定损伤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平片有助于排除骨折,尤其是撕脱骨折。超声和MRI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在水肿和出血区域超声出现回声和MRI T2加权图像出现高强度信号影。超声能够动态评估受伤的腘绳肌,并且如果在受伤早期进行超声检查,其敏感性会增加。MRI仍然是评估深部肌肉损伤、复发性损伤以及区分新发损伤和残余瘢痕的首选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还可以估计康复期。虽然它可以评估修养的时间,但无法评估再次受伤的风险,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译者:杨清均,男,潍坊医学院运动医学专业硕士,主要从事运动损伤与关节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