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训练太容易受伤,为什么?

尤田医生 发布于2021-07-23 01:45 阅读量7628

本文由尤田原创

今日,作者为一位卧推受伤的猛男进行了肩关节镜微创手术,也就是所谓的key-hole surgery。术中发现该名猛男的肩袖并没有严重损伤,但喙突存在撞击,这与术前的喙突压痛是相对应的,另外存在比较严重的肩峰撞击及肩峰下滑囊增生,经过1小时的手术,该病友的肩关节基本恢复正常。门诊工作中,经常能够见到在卧推中受伤的健身爱好者,今天为大家介绍下受伤的原因。


卧推训练的特点:

(1)随着握距加宽,平板卧推动作对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刺激加强,对肱三头肌的刺激减弱。其中握距改变对胸大肌收缩的影响最大,对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影响次之,对三角肌前束收缩的影响最小。

(2)平板卧推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完成卧推动作时突出的表现为:其胸大肌的贡献率较大,而且随握距增大对胸大肌的动员明显增加;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前臂屈肌与前臂伸肌之间的协同收缩能力亦优于非健美专业的运动员和普通人。

(3)在平板卧推动作的不同负荷与握距条件下,三角肌前束均是最为重要的肌肉,胸大肌和肱三头肌次之;窄握距时肱三头肌较为重要,宽握距时胸大肌较为重要。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90915_70b63e05226241f4b53fc1e3a910d0c3.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图1. 参与卧推的主要肌肉


卧推受伤的特点:

肩关节损伤率为 23.5% ,其次是腕关节损伤率为 20.4%、颈椎损伤率为17.3%、肘关节损伤率为14.2%、髋关节损伤率为11.1%、膝关节损伤率为49%、其他损伤率为8.6%。不同的身体部位损伤的几率不同,如肩关节是一个人体中最灵活的关节,由肱骨和肩胛骨的关节面构成,关节面是典型的球窝状,关节面弧度差大、关节囊松弛。在健美运动过程中,参与运动的次数最多,因此损伤的几率也大。

d1e2a881347d4d488d965f61c94246d7.jpeg

图2. 卧推中不可弓背取巧,容易导致脊柱损伤


训练建议:

(1)采用平板卧推训练时,若训练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应采用宽握距;而欲训练肱三头肌时,则应采用窄握距,并有意识的收缩目标肌肉。

(2)当以提高平板卧推负荷为目的时,应注意的是除发展胸大肌和肱三头肌力量之外,还要考虑发展三角肌前束的肌肉力量,而肱二头肌的功能锻炼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3)研究力量训练动作的肌肉工作特征时,选择中小负荷有助于找出其中的规律;在学习动作的开始阶段,选择中小负荷则有助于正确动作的成形。

(4)在健美运动中,必须重视保护与帮助,尤其是在练习胸大肌时使用大重量的杠铃卧推,必须有人在旁边进行保护与帮助,预防练习者在最后举不上去,压在身上起不来的危险情况发生。

src=http___e0.ifengimg.com_04_2019_0420_558366B3FEB430ECC8262E292EBD1F55FC1FD9DE_size40_w600_h400.jpeg&refer=http___e0.ifengimg.jpg

图3. 在健美运动中,必须重视保护与帮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