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多年切口鼓起来了是怎么回事?

贺德医生 发布于2024-08-28 20:55 阅读量2836

本文由贺德原创

      切口疝是一种发生在手术切口部位的疝,特别是在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或不完全,导致腹内器官或组织向腹壁薄弱点处突出,即为切口疝。切口疝形成相关因素常有以下几点:


      1. 常与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吸烟史或慢性咳嗽等因素有关。


      2. 术后切口局部并发的血肿、感染或皮下脂肪液化、无菌性坏死和继发性感染等。


      3. 术后早期的腹胀和突然间的腹内压增高,如炎性肠麻痹和剧烈的咳嗽等。 


      在各种常用的腹部切口中,最常发生切口疝的是经腹直肌切口;下腹部因腹直肌后鞘不完整,切口疝更多见;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此外切口疝较多见于纵行切口。




      切口疝最典型的症状是在手术切口附近可以触摸到一个软组织包块,尤其是在站立或腹部用力时包块更为明显,常可用手按压将疝块还纳。切口疝可伴有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如长期不规范处理,任由切口疝进展,腹壁缺损逐渐变得巨大,腹腔内脏外移,此时有可能引起排便或排尿困难,严重时可能影响我们的呼吸、循环系统。切口疝一般较少嵌顿,但如发现疝块嵌顿无法还纳,同样需要及时就医。


      切口疝一旦形成,无法自愈,因此一经诊断,应趁尚未形成严重并发症前尽早手术治疗。手术主要分为传统的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比开放手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后病人恢复快,手术伤口并发症发生率、补片感染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更低。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