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合并踝关节骨关节炎,距骨软骨损伤者有专门的内容,请参加我其他的链接文章。
出院小结上有,术后3天左右换药一次,术后2周拆线。此类伤口小,即使是切开手术,我们也常采用皮内缝合(美容缝合)。但切口小,美容缝合等不代表可以早期拆线。请观察到术后2周再拆线。
出院前会对步行做明确的交待。一般术后需要石膏固定2-3周,这期间,可以扶拐杖患侧足部着地行走。着地一般为部分负重(不让患侧足部承担全部的体重)。如无疼痛,可以逐渐增加负重直至完全负重。
石膏拆除后,佩戴护踝可以行走。如果佩戴护踝后行走姿势不正确,或者有跛行的情况,请来医院接受康复师的步态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一次即可纠正不良步态)。
由于足部远离心脏,血液回流慢,距离长,在足踝部手术后较长一段时间都有可能出现肿胀。一般而言,术后早期(4周),穿前足免负重鞋行走后,足部会有肿胀,但平卧或睡觉后会缓解。在术后早期,如果行走后无疼痛,肿胀可逆,我们认为这个行走量是合适的。如果行走后无痛,肿胀轻微,可以继续增加行动量。一般在佩戴护踝后,就可以遵循上述原则,逐渐增加活动量至正常。
如果是单纯左足手术,无需担心,可以出院后可以直接驾驶自动挡汽车。如果涉及右足手术,建议在拆除石膏,并能够佩戴护踝正常行走后再考虑驾驶汽车。交通安全一定要重视!
这种情况大多无需担心。一般而言,我们在修复韧带的时候,会结合加强修复(支持带加强或骨膜瓣加强),所以在刚开始增大活动量的时候,会因为踝关节外侧张力高而出现轻微的疼痛不适,这个症状一般一月内就可完全消失。
在穿运动鞋后可以尝试开始增加活动量。一般而言,建议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和自己体适能相符合的体育运动。并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这里踝关节韧带修复的患者,绝大多数恢复了伤前的运动状态。
踝关节韧带损伤后,大多存在关节不稳定,尤其是慢性病程(大于半年)的患者。术后在进行体育运动前,需要进行踝关节稳定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