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张介宾《病家两要说》云:“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必有非常之医,而后可疗非常之病。第以智之高下,殊有相悬,是以错节盘根,必求利器,《阳春白雪》,和者为谁?”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国际公认的难治疾病,现代医学的手术疗法和激素疗法均效果不佳。而有没有“非常之医”呢?有,就是祖国医学的针灸疗法;有没有“利器”呢?有,就是“火针”。
本文是笔者对多年治疗经验的回顾和总结,希望能给广大患者以希望和信心来选择针灸治疗;也希望能给针灸同仁一点借鉴,帮助更多的患者尽早解除病痛。
一.治验积累和治法改进:
1.“温针灸”疗法:
2007年,在科室主任鞠琰莉女士的带领下开展了“温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治法以局部治疗为主,取得了良好疗效。但随着治疗人数的增多,发现有些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病情重的常需一年以上才能治愈。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只当作“非哺乳期乳腺炎”就帮助患者治好了,可谓“无知者无畏”。笔者觉得此段经验甚为宝贵。
其一:验证了针灸治疗此病的有效性和确定性,为医者和患者都增强了信心;
其二:验证了以局部治疗为主的治法欠佳,“温针灸”的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需要改进。
2007年~2014年,以此法治疗约30人,平均治疗时间12个月,约9例临床痊愈,其他均有效。
2.“脐针”疗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013年之前,国内对此病的误诊率非常高,常被误诊为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等;而笔者也是在2013年后才学习了解到此病的相关知识。此病的现代医学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是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所致。此病表症在乳房,内因在脏腑。治法则应有所改进,应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并重。
2014年,笔者有幸拜夏连红女士为师,得师傅传授其家传“盘龙针”、“脐针”疗法及乳腺病、妇科病治疗方法和经验。笔者将治疗方法改进为:“脐针”、毫针、艾灸、火罐、“温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共用,疗效取得了显著提高。
2014年~2017年,以此法治疗90余人,平均治疗时间7个月,平均治疗次数约60~80次;约40~50例临床痊愈或接近痊愈,初期患者疗效好的约2个月痊愈。
3.“火针”疗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为提高治疗水平,笔者对针灸治疗乳腺类疾病的相关医案做了些粗浅研究。令人惊喜的是贺普仁教授和郭诚杰教授这二位“针灸界”的国医大师都擅长治疗乳腺类疾病。贺老擅长以“火针”治疗乳腺癌;郭老是我国中医乳腺病专家、开创了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先河,他们的著作中都留有宝贵的治疗经验。
受贺普仁教授、刘保延院士以“火针”治疗各类乳腺病(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早期等)的医案启发,笔者于2017年开始尝试采用“火针”结合“毫针”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2017年11月~2018年4月,以此法治疗30余人。约10人临床痊愈或接近痊愈,治疗时间约4个月,治疗次数约20~40次(“火针”治疗次数约5~15次)。其他患者正在接受治疗,10余人显效,另8人治疗时间不足1个月。
笔者多年来不断摸索、改进治疗方法,至今可谓“渐习顿悟”,“基本定型”。
二.治则总结
1.整体与局部治疗并重,法用三通
笔者认为:本病中医辩证为“可因情志不遂而致,尚与邪毒侵袭、邪毒壅滞有关。情志不遂伤肝则气滞血瘀,伤脾则生痰凝滞,冲任不调;邪毒侵袭、壅滞则局部脓肿、溃烂。”临症可从局部病灶入手,“急则治其标”;而对脏腑功能的整体调理也很重要,“治病必求于本”。
针灸三通法为贺普仁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主张以治疗手段的多样化治疗“顽疾”而取得显著疗效。笔者近年来研读贺老著作,虽只习得皮毛,但自觉受益良多。
结合本病临床实践,局部治疗以“火针”行 “温通”并“强通”之功,达祛邪、扶正助调之效;整体治疗以“毫针”行“微通”之功,达调气行血、调和脏腑阴阳之效。而对不接受“火针”治疗的,也采用脐针、毫针、艾灸、火罐等多种治疗手段共用之法。
2.整体治疗以“治神”、“治痰”、“调理冲任”为要
“治神”、“治痰”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德安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笔者研读周老著作后受其启发,将其“效方”结合笔者博士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孙申田教授的头针予以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
“调理冲任”是贺普仁教授的临床经验,贺老在其著作中指出“治疗乳腺病时应注意调理患者的月经”。笔者将其治疗月经病的“效方”加以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
患者的临床症状也验证了以上三点的重要性。多数患者都伴有情绪不良,肝郁气滞;脾胃不和,痰湿体质;冲任不调,月经后期等症状。经上法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机体免疫力、改善了内分泌水平。
3.局部治疗以“火针”疗法为先
经临床实践,“火针”的疗效可谓“立竿见影”,是其它疗法无可比拟的。更为可贵的是,因其疗效显著,大大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对病情的好转起到积极作用。
4.“同病异治”
对整体治疗而言,不同患者的体质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临床治疗需辩症后有所侧重,穴位的选用宜灵活。
5.“异病同治”
对局部治疗而言,无论是“初期”(肿块)、“中期”(成脓)、“后期”(破溃),均以“火针”疗法治之,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6.积极治疗
笔者认为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治愈此病的根本和关键,治疗疾病需医者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故常嘱患者注意以下三点:做好情绪的自我调节,不要过度劳累;指导患者在家自行做适量的保健灸;指导患者平时做些简易的指压按摩和保健体操。
三.治验小结
1.体质较好、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治疗效果较好;而体质稍差、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治疗效果稍差,尤其是手术后复发或停用激素后加重者,治疗时间较长。
2.每周治疗2~3次者,治疗效果较好;而每周治疗1次者,治疗效果稍差。
3.有些患者病情较轻(肿块期),因耐痛性差而未采取“火针”,甚至未采取局部针刺,仅以体针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疗效(肿块变软、缩小)。
4.局部治疗的难点问题
以笔者多年经验,乳房局部化脓、溃烂的,表面上看很严重,但其实并不可怕,治起来效果还好;最难治的是那种又大又硬的肿块,有的“大硬结”硬到毫针都扎不进去,经治疗10多次才逐渐变软。这种“大硬结”才是局部治疗的难点。
参照《内经》理论:“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意为病邪最盛时宜避其锋芒,要有耐心等其缓和下来再刺。笔者前些年曾试过以中药“内托”促其成脓,但效果不佳;现尝试以火针“脆之”,经3~5次治疗肿块即明显变软。
笔者认为:本病多属“阴症”,长时间不成脓,故以火针先“脆之”(使之变软),再“外散之”(令其散亡)的治疗方法是适宜的,经实践验证疗效显著。而以中药“内托”促其成脓是否适宜?值得反思。
“火针”开门祛邪、软坚散结功能之强大超出笔者预期,而“火针”也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
5.“火针”治疗“乳腺炎术后伤口久不愈合”疗效显著。
笔者临床医案:张某某,西医手术后3个月伤口久不愈合(隔一日或二日换药一次)。笔者以“火针”治疗2次,配合毫针、艾灸治疗4次,约半月伤口完全愈合。
此案例是笔者做的首例此类病患,参照了刘保延院士以“火针”治疗“乳腺炎术后伤口久不愈合”的医案治法,疗效显著。
6.笔者临床医案:部分患者经“火针”治疗几次后,肿块表面触感仍较硬,但其内部却已成脓。火针点刺后针孔有脓液溢出,医者轻柔挤压患处(一定要轻)即排出大量脓液。
笔者认为:此案例验证了火针具有“可使未成脓者加速成脓”之功效。但因案例数量太少,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7.“火针”虽疼痛明显,但多数患者是可以耐受的。而据部分患者反馈,先针刺“体针”,出针后再刺“火针”,可减轻痛感。这也从实践中验证了针刺“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八脉交会穴”等穴位可提高人体痛阈的理论和经验,而以上穴位也是笔者整体调理的常用要穴。
8.笔者近年来在治疗中常以“灵龟八法”按时开穴,意在疏调患者奇经八脉。其中“足临泣”的使用频率为最高,“照海”次之;而此二穴又为贺普仁教授治疗乳腺病常用“效穴”。
此二穴兼具“时穴”与“病穴”双重功效,堪称“天人合一”。
9.“浆细胞性乳腺炎”也可采用针灸疗法。笔者近年来治疗数十例,疗效好,且比“肉芽肿性乳腺炎”容易治。
四.针灸疗法的疗效
1.临床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硬结和(或)脓肿完全消失;B超检查:肿物完全消失。
笔者确认肿物完全消失后告知患者可停止治疗。
2.接近痊愈:
症状基本消失:硬结基本消失,仅有1~2个小米粒大小的肿物,脓肿完全消失;B超检查:豹纹样改变。
此“小米粒”大小的肿物如继续治疗,尚需约20次治疗可获痊愈;部分患者至此阶段便选择停止治疗,个别“复发”,肿物再度变大或其它部位再生肿物;多数不“复发”,但半年内难以“自愈”。
笔直认为,至此阶段患者便不再进一步治疗亦无不可,但建议每月1~2次针灸治疗以防“复发”。
3.显效、有效:
局部脓肿消失;肿物明显变软,缩小。
4.复发:
此病针灸疗法预后多良,远期疗效较好。
近几年来临床痊愈数十例,仅2例于半年内复发;均因“生气”所致,经3次治疗后再获痊愈。另有1例右侧乳腺治愈后1年,左侧乳腺又发病(也因生气所致),现正在治疗中。
5.疗效小结:
临床痊愈或接近痊愈到50%,有效率达100%。
五.与其他疗法比较
1.手术疗法:
治疗时间短;但疗效差,复发率高(接近50%);对乳房外形损伤大,部分患者术后伤口久不愈合。
2.激素疗法:
治疗时间较长;对乳房外形无损伤,近期疗效尚可;但毒副作用大,常引发内分泌紊乱;部分患者难以坚持,停药后病情易加重。
3.中医药疗法:
(先以中药外敷、内服,促患处尽快成脓;再以火针、刮勺等排脓引流;后以中药外敷促患处伤口愈合)
治疗时间较长;对乳房外形无损伤,近期疗效较好;但部分患者成脓较慢,如久服中药,毒副作用较大。
4.针灸疗法:
治疗时间较长;无毒副作用,对乳房外形无损伤;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好。
综合比较,其他三法对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有“治标不治本”之嫌;而针灸疗法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且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个人认为此绿色疗法优于其他方法,但其缺点是治疗的时间成本高。
后语:
借此机会,要感谢众多患者对我的信任,为你们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促使我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在此更要对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各位老师和前辈致以深深敬意!正是他们言传身教、以书为媒,将自己的高明医术和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他人,我们这些后学才能少有所得,造福患者。
笔者才疏学浅,本无意“挑战”此类疑难疾病;但见到患者久治不愈,心中不忍才迎难而上、边学边干。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普仁明堂示三通》 5.《火针》刘保延
2.《贺普仁针灸传心录》 6.《火针疗法》 杨光
3.《郭诚杰临床经验精粹》 7.《任应秋讲内经》
4.《周德安针灸六治》 8.《针灸学释难》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