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管理有新则,细则详见下文(3)

曾沛英医生 发布于2023-04-19 15:16 阅读量6671

本文由曾沛英原创

痛风的治疗方法对于专业医生来说十分简单,但对于患者来说,很困难,往往是因认为没有关节痛就不用治疗,或对药物副作用过度关注,甚至是希望有断根的神方,但痛风目前没有偏方、没有神方!建议时常关注全球各地痛风管理专家共识的更新,不要耽误病情。

前两期分享了近期香港发布的痛风管理:急性期处理、降尿酸治疗、治疗目标、预防等信息(链接:《痛风管理有新则,细则详见下文(1)》、《痛风管理有新则,细则详见下文(2)》),现将关于治疗的另一些推荐分享给大家:

5、降尿酸治疗

a.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指的是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是所有痛风患者的首选降尿酸药物。

b.  假如用别嘌醇降尿酸治疗后不能达到目标血尿酸水平(目标值详见以下链接中推文:),应考虑换用非布司他。或者,对于没有严重肾损害的患者(指GFR<30ml/min),可以考虑加用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详见以下链接:《怎样知道自己适合哪种降尿酸药?》)联合使用。 

6、用别嘌醇时的注意事项

a. 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的患者避免使用别嘌醇。

b. 对于一些亚洲裔(如汉族)患者,应考虑筛查HLA-B5801基因。(中国、韩国、泰国和非裔美国患者,以及有发生别嘌醇诱导的皮肤严重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或肾功能不全CKD≥3期)的患者,在开始别嘌醇治疗之前检测)。

c.  曾对别嘌醇有轻度过敏反应且其他降尿酸药也用不了的,如果检测HLA-B5801是阴性的患者可考虑用别嘌醇脱敏。

7、与降尿酸药物联合使用的非痛风药物

a. 在痛风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和氯沙坦优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痛风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或有患高血压病的风险)。

b. 对于正在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300mg)单独或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病的痛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并根据尿酸值进行适当的调整降尿酸药物。 

8、生活方式的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需长期保持。

a. 建议患者避免酒精、果糖或含糖饮料,减少肉类喝海鲜类的蛋白质来源。

b. 如果BMI>25kg/m2,建议减肥。(BMI计算方法: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个人相关的病情评估及更具体的细则需到风湿科专科就诊。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