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痛风管理办法时常有更新,大部分人只关注痛风带来的关节痛,而忽视了痛风导致的并发症如肾病及心血管病,上一期分享了新近香港关于痛风的管理原则以及急性期的处理办法(推文链接:《痛风管理有新则,细则详见下文(1) 》),急性期建议每位有痛风的朋友尽量自己尽早及时处理。本次分享管理办法中推荐的关于痛风的预防和降尿酸治疗的指征:
2、痛风的预防
a. 在降尿酸治疗开始或加量时,建议使用秋水仙碱0.5mg,每天1次或2次,持续3-6个月。
因药品副作用不好把握,网上没有售卖,但还是常碰到病友能从不同途径买到药备着:
b. 对于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可以使用低剂量的NSAIDs(即非甾体抗炎药,见以下链接中推文:《如果痛风突然发作又不便出门就医,如何自己快速有效的处理? 》)。
c. 对于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不耐受或有禁忌的患者,IL-1抑制剂可作为预防痛风的二线治疗。然而,它的成本和假定的感染风险可能妨碍作为一线预防药物使用(也就是拿它来预防性价比不高)。
3、降尿酸治疗的适应症
a. 所有确诊痛风的患者都应该讨论降尿酸治疗。
b. 对于无合并症的痛风患者,初次发作时不应常规推荐降尿酸治疗。
c. 降尿酸治疗应推荐给所有伴有痛风病、痛风相关影像学损伤或复发性发作(每年≥2次)的痛风患者。
d. 对于首次发作后伴有泌尿系结石的痛风患者,每年不止一次但发作频率不高的患者,或有肾损害的患者,考虑降尿酸治疗。
e. 初次发作痛风后血尿酸水平非常高的痛风患者可考虑降尿酸治疗(血尿酸>540umol/L或9mg/dL、或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
4、降尿酸治疗的目标
a. 对于降尿酸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保持在360umol/L(6mg/dL)以下。对于痛风患者,推荐降尿酸目标达到血尿酸<300umol/L(5mg/dL)。
b. 当痛风石消退时,血尿酸水平建议维持在300-360umol/L(5mg/dL-6mg/dL)之间。
内容较多,分次分享,下一期分享关于痛风治疗的一些细则,请有需要的朋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