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每个患痛风或有患痛风高风险的人都要了解。痛风作为一种有致残、损伤内脏风险的慢性病,目前仍无断根的办法,但通过药物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达到长期与病共存、不发生严重并发症。 新近香港根据种族、遗传、社会和文化背景、临床实践和药物的可获得性等差异,制定了新的痛风管理方法,该管理共识指出: A. 在可能的情况下:每一位痛风患者都应该了解痛风的病理生理学、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相关的合并症以及降尿酸的适应症:
B. 每位痛风患者都应从他们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那里得到关于生活方式改变及其在痛风管理中的作用的建议:
C. 除了风湿科医生,其他专科医生也应负责管理痛风患者,风湿专业学家应为一线治疗难以控制的痛风患者或尽管使用降尿酸治疗仍未达标的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指导:
1、急性痛风的处理:a. 痛风急性发作越早开始用药效果越好,最好在12小时内就用药。本阶段需由患者自己警惕,在出现症状时自行及早用药。 b. 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品种多,以下链接中的推文有提到:《如果痛风突然发作又不便出门就医,如何自己快速有效的处理?》)或糖皮质激素(口服、关节内注射或肌肉注射),上述药物为首选。 c. 上述药物选哪一种,要根据自身有什么合并症、以前对治疗的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所涉及的关节数量和类型来。(之前有记录过一些相关的简单选择方法参考:《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不只有秋水仙碱》,若病情过于复杂的请及时就医)。 d. 发作疼痛的关节可局部用冰敷作为辅助疗法。 e. IL-1抑制剂可用于对标准治疗(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反应不充分或禁忌的痛风患者的治疗,IL-1抑制剂是活动性感染患者的禁忌症。(该药我们目前暂时没有)。 内容有点多,我们分几次总结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士。请关注下一期的推文。
参考出处:
The Hong Kong Society of Rheumatology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ut.Clinical Rheumat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0067-023-06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