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徐平医生 发布于2021-02-20 01:03 阅读量7044

本文由徐平原创

                                        沉默的杀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这种疾病的突出特征是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我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发国家。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但是因为慢阻肺渐进起病,表现隐匿,绝大部分患者来就医时已经到了重度了。

1、如何判断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曾经或者现在吸烟,经常或每天咳嗽数次、经常有痰、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那就要小心了,应该向医生进一步咨询。肺功能检测是诊断慢阻肺的标准,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2、慢阻肺有何危害?

    慢阻肺可导致气道和肺的组织病理学破坏以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慢阻肺进展到一定程度即产生低氧血症,随后出现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目前它是世界的第四位死因。因此,可以讲慢阻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3、如何预防慢阻肺?

   停止吸烟、减少职业粉尘和化学物品的吸入及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此外,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抵抗力,避免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有助于预防慢阻肺。

4、得了慢阻肺怎么办?

4.1.知己知彼

    应接受健康教育,掌握慢阻肺的基础知识,了解病变程度以及相应的治疗原则,密切配合医生治疗。

4.2.避免诱发

   戒烟和避免大小环境污染,不但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减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一旦明确诊断,即应立即执行。

4.3.密切监测

   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临床症状中,咳、痰、喘对判定病情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咳、痰、喘突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由稳定期突然转变为急性加重期,需要加强治疗。实验室检查中,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对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和指导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4.4综合治疗

   稳定期的综合治疗主要为健康教育、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为改善症状,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特别是抗胆碱能药物和/或β2受体激动剂)和/或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康复锻练有助于提高综合健康素质,包括免疫功能。对低氧血症患者,也可考虑应用长期氧疗。对痰量增多、脓痰,伴有发热的加重期患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伴呼吸衰竭者,可首选无创机械通气,无效时可考虑有创机械通气。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否已经严重影响到您的日常生活?

    当爬坡或爬一层楼梯时,感觉非常喘不过气来;在家里的任何活动都因为气喘受影响,穿衣都很困难;从来或很少没有外出过。

6、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有哪些?

     主要包括:短/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祛痰药物等其他辅助药物。药物主要是减轻症状,改善活动能力、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但并不能提高重度肺气肿患者肺功能。

7、外科手术治疗慢阻肺现状——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从1957年开始国外专家就开始探索通过开胸手术切除病变严重的肺,给相对正常的肺更多的空间,来改善肺功能,这就叫外科肺减容。几十年临床应用中部分病人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但因其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绝大部分患者无法接受。

8、新希望——不开刀、微创治疗也能实现肺减容

   支气管内活瓣植入肺减容是经口腔或者鼻腔,沿支气管镜在病变肺叶的气管开口处植入镍钛合金和硅胶制成的单向活瓣(如图),随着每一次自然呼吸,呼气时活瓣打开,吸气时活瓣闭合,使放入活瓣的区域(需治疗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萎陷。这样不开刀也能实现肺减容。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改进,此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倡议(GOLD)推荐支气管内活瓣植入肺减容治疗COPD重度肺气肿(最高等级证据 “A”级证据),提高肺功能。我科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为重度肺气肿患者提供了治疗希望。

这种微创治疗方法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微创,减少肺容量,改善肺通气。提高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安全可取出。

  缺点:费用较贵。

什么样的病人适合这种治疗?

重度肺气肿患者但不是所有重度肺气肿的患者都适合这种微创治疗。

肺部病灶为非均质性改变且无旁路通气存在的重度肺气肿患者适合接受此项治疗。

需要哪些专科检查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做支气管内活瓣植入肺减容?

  1、CT检查:判断肺部病灶是否为非均质性。

  2、肺功能检查。

  3、Chartis评估:科学评估有无旁路通气的存在。

  3、肺通气血流灌注检查(必要时)。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