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头晕中的常见病---PPPD

苏永进医生 发布于2017-07-17 22:57 阅读量9326

本文由苏永进原创


小王是某公司部门主管,本来事业顺利,不料近半年公司业绩不大好,天天熬夜加班,压力山大。4个月前加班后突然出现强烈的眩晕,周围的房子都在转圈,好在时间很短,呕吐后就没事了。但此后频繁出现头晕感,开车上班发现车速快了也会晕,搞到不敢开车。折腾了半个月先后看了2家医院也没起色,反而越来越重,晚上睡不着,白天晕得更厉害了,完全无法正常工作。经朋友介绍来到北大深圳医院耳鼻喉科眩晕门诊。

    经过医生仔细询问病情,仔细检查后诊断为PPPD,经过医生的耐心疏导并开始药物治疗。1月后复诊,感觉头晕的感觉明显减轻了,睡眠也好些了,最近也可以开车上班了。那么困扰小王的到底是什么病呢?

PPPD,称为持续性位置感觉性头晕,特指客观检查没有明显异常而表现为慢性头晕的一类疾病。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过程经历一下阶段:

1)1993年,Jacob 定义了空间运动不适(SMD),这是一种对运动性环境的不适感觉。

2)1994年左右,Brandt等提出恐惧性姿势性眩晕(PPV)指一组持续性不稳感、失衡感或反复出现的头晕发作。

3)1995年,Bronstei提出视觉性眩晕(VV),指一种在视觉环境纷乱时出现的不适感、不稳感加重的现象。常出现在百货商店、一些社交场合、桥梁上、楼梯等地点,不耐受纷繁的视觉刺激,而且这类症状可以长期或呈慢性存在。

4)2004-2005年Staab和Ruckensteint提出来慢性主观性头晕 (CSD)的概念。指一种慢性非旋转性头晕或主观不稳感,伴有对运动刺激的高度敏感,对复杂视觉刺激或精细视觉任务的耐受性差,不伴有活动性前庭功能障碍。

5)2014年,ICD-11 提出了持续性位置感觉性头晕(PPPD)。

PPPD的特点如下

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持久的感觉摇晃站立不稳合并/或者非眩晕性头晕持续超过3个月。

2)诱发或加重因素:头部或肢体运动时;运动时、逛商场或超市时,尤其是对面来人的相对运动时,看手机时等。

3)原因:PPPD通常情况是在发作一次比较明显的眩晕之后出现的;也有一些人本身就是焦虑或抑郁气质的,没有大的前庭刺激也会发作。

4)相关检查:体格检查、眼震电图、核磁影像检查一般没问题:或者有轻微的问题但是解释不了头晕的症状。情绪量表检查往往会有阳性发现,常用的有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综 表(HAD)。

PPPD的治疗

 1)心理疏导:首次就诊时,要花时间给患者解释,让他们放松情绪。

 2)药物治疗:常用的的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盐酸舍曲林、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

3)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康复训练(VR)被证实可改善很多头晕患者的转归,常用的比较简单的就是太极拳,每天练习有助于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