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那些事

苏永进医生 发布于2017-05-27 20:18 阅读量7317

本文由苏永进原创

中耳积水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
1、为什么会有分泌性中耳炎?
答:耳朵和鼻腔后部之间有条管道,叫咽鼓管,它的作用是维持耳朵里的压力平衡。当这条管出现问题,中耳压力出现负压没就会出现中耳积水。也就是分泌性中耳炎。
2、分泌性中耳炎原因有哪些?
答: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分为机械性功能障碍和功能性功能障碍两种。
1)机械性阻塞: 主要来源于鼻咽部各种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鼻腔和鼻窦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 2)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常见于儿童的发育不够成熟,弹性较差,当咽鼓管功能发育不好,容易导致中耳负压。
3、有什么临床表现?
答: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耳闷、耳进水感。儿童往往不会描述耳闷的感觉,但容易被家人发现患儿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需要留心观察。
4、诊断?
答:1)典型的病史。2)耳镜检查可以看到液平面。3)声导抗测试:无峰的B型图或者C型图。
5、明明是耳朵出问题啦,为什么要查鼻子?
答:前面说过了,分泌性中耳炎病因主要在鼻子,尤其是广东地区鼻咽癌高发,需要排除鼻咽癌。典型的鼻咽癌早期症状可为涕中带血、颈部包块。但有些患者耳部症状先于上述症状,因此对于单耳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不好的,应高度警惕。
6、分泌性中耳炎治不好会如何?
答: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等,这些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进一步听力减退。
7、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有哪些?
答:1)首先保守治疗 包括:a改善鼻腔炎症状态,主要是喷鼻剂和黏膜促排剂,伴有感染情况需要抗生素治疗。2)咽鼓管吹张: b可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促使咽鼓管通畅。3)手术治疗 a 鼓膜穿刺抽液,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但重点应在于改善鼻腔及咽鼓管功能上。b 鼓室置管术 适用于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1年。可在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有部分患者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c对于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 还可以尝试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以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
8、儿童及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什么注意的?
答:1)密切观察和随诊 因为分泌性中耳炎为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在给予有创治疗前患者应该严密观察3个月。2)儿童患者易反复发作,尤其感冒后,需要留心。 3)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为分泌性中耳炎持续在4月以上伴有听力减退和伴有其他问题比如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