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不可怕之信号说

苏永进医生 发布于2017-11-19 22:27 阅读量7457

本文由苏永进原创

耳鸣很常见,耳鸣很神秘,耳鸣似乎很可怕!读完告诉你,耳鸣只是一种温柔的信号。


1、耳鸣是一种温柔的信号。


耳鸣本身是一种信息,多数来源于身体出现某些问题后产生的“报警信号”,就像听到火警汽笛声我们会知道某处着火一样的。但是这个报警信号的bug在于它还不能告诉你究竟是哪里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还不能通过报警声知道究竟问题在哪里,这也就是耳鸣的“神秘之处”。也正是因为这种神秘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也只有当这种“警告”过于严重并且影响生活的,才称之为“病”。


2、大脑的门控系统。


人类是一种生存的有机体。作为有机体,保证生存首先需要吃喝拉撒这些基本的生理活动,这种技能与生俱来,甚至不需要大脑皮层中枢参与其中。但除了吃喝拉撒之外还有很多高级功能,比如日常交往、创作、欣赏等,这些需要训练的逐步的丰富。就像我们去上班,一路上经过很多路口也遇到很多人,但是这些人和事有多少被我们记住呢?很多路人甲乙丙虽然我们看见了,但没有记住甚至没有印象,这是因为大脑存在一个把门的中控系统。这个体统的作用就是过滤那些不重要的事儿,把他认为重要的事儿才传递给大脑皮层。也就是说一路上中控系统把绝大多数的路人过滤掉了,个别的、重要的才会传给大脑,这样大脑才会有深入的反应,才会“印象深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归功于进化。人类的大脑就像一个存储器,类似手机内存,也是有容量的,每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知到大量信息,这些都一股脑存贮起来的话,大脑也会不堪重负,于是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在中控系统面前都给清除了,这也就是为啥我们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为何会“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味”……


3、耳鸣和门控系统的关系。


前面说了,耳鸣也是一种信号,当它到达中控系统时也是会面临是否被过滤的问题的。当耳鸣信号被中控系统清除后,这个信号就不会给大脑皮层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说被大脑“忽视掉”或者“遗忘掉了”,也就不会影响到身体了。问题是耳鸣是一种“特殊”的信号,因为它和旁边的边缘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个边缘系统则是掌管情绪的。现实中耳鸣信号经过和边缘(情绪)系统相互作用后往往是会被加强,而加强过之后则更容易通过中控系统而到达大脑皮层,也就更容易影响机体…当耳鸣信号不断弱化,弱到通不过中控系统了,也就不会再影响我们了……


4、中控系统的状态决定耳鸣信号的去留。


中控系统本身也是个机器,它的状态时时刻刻会影响信号处理的流程。当系统正常时,信号处理流畅,大脑会比较轻松,但是当出现比如睡眠不好、压力大、紧张、焦虑等情绪时这个系统会变得不稳定,信号处理过程出错,通过量增加,大脑皮层就会被各种信息负荷,一旦超过负荷值之时,问题就来了。就像前面说的,耳鸣信号是个比较好的“报警信号”,同时它也会受到边缘(情绪)系统影响,因此一旦情绪出现问题,耳鸣信号容易加强,门控系统也会出错,最终耳鸣成了大脑的“大问题”……


5、如何面对耳鸣


上面说了这么多,那么如何面对耳鸣呢?首先出现耳鸣不恐慌,这只是身体在报警,这时候需要求助医生检查下,排查下“故障部位”并做相应的处理,比如血压、比如甲亢、比如耳垢堵塞…而对于一些已经排除恶性疾患的慢性耳鸣,则需要适应它,同时去除一些会影响信号中控系统的因素,比如失眠、情绪紧张等,让大脑慢慢忽视它、忘记它。就像小时候听大人讲狼来了的故事,小孩子调皮逗大人玩,喊狼来了,第一次、第二次大人看了,根本没有狼,但到了第三次,小孩再怎么喊大人也不理会了…这个故事说起来简单,但其实也就是大脑处理耳鸣信号的一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