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症和酒精滥用现象的日趋增多,脂肪肝在我国的患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据统计,我国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30%并呈增长趋势,现约有2亿多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预计2030年患者人数将突破3亿。尽管如此,大众对脂肪肝的认知和重视仍存在明显不足。
一、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肝脏实质细胞中甘油三酯过多沉积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病因,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由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往往由代谢功能障碍所导致,所以有学者也将其称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此外,还存在一类特殊类型的脂肪肝,如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所导致的脂肪肝。尽管脂肪肝病因众多,但临床最常见的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二、脂肪肝对健康有何危害?
脂肪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肝脏,脂肪肝可以导致肝脏炎症损伤和转氨酶增高。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脂肪肝,肝脏会形成纤维化,进一步发生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所以,脂肪肝是肝硬化、肝癌等肝脏并发症发生和相关死亡的一个重要的早期肝脏疾病。另一方面是针对非肝脏组织或器官,例如导致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其往往比肝脏并发症来得更早和出现得更多。此外,还会增加慢性肾脏病和代谢性炎症相关肝外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总体而言,脂肪肝是肝脏肥胖、内脏肥胖和恶性肥胖,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密切相关。
三、哪些人更容易得脂肪肝?
有五类人群更容易罹患脂肪肝:第一,长期过量饮酒人群;第二,超重、肥胖或近期体重增长过快过多者;第三,有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或腰围增粗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群体;第四,2型糖尿病患者,是脂肪肝的高发群体,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脂肪肝个体出现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可能性往往更大,未来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概率更高;第五,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个体因过度强调营养和休息而导致近期体重增加者,也容易出现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四、如何预防脂肪肝?
预防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或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最重要措施是关注体重、腰围和代谢,并且第一时间去干预,避免重度肥胖、长期肥胖、明显的代谢紊乱,以及使胰岛素抵抗发展成2型糖尿病。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最重要手段是控制饮酒,必要时戒酒。
得了脂肪肝以后,首先要认识到,脂肪肝不是一个亚健康状态,而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需要重视形成原因及合并症,并积极预防动脉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少吃多动、修正不良行为,以有效地降低体重和腰围。
针对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相关指南,处方降脂药、降糖药、降压药,甚至抗血小板聚集、降尿酸的药物,来治疗合并存在的血脂紊乱、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痛风。对于转氨酶增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或者肝脏硬度增加的脂肪性肝纤维化个体,可能还要处方抗炎、保肝和抗纤维化药物,以阻止肝病进展,减轻脂肪性肝炎及纤维化程度。总体而言,改变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代谢紊乱是前提,保肝药物只是综合治疗的组成之一,仅仅用于脂肪性肝炎伴有纤维化的个体,单纯性脂肪肝不需要处方抗炎保肝药物。
此外,对于血脂、血糖、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超重或肥胖个体,目前认为需要在第一时间接受减重的代谢手术。如果脂肪肝患者已经发生终末期肝病,例如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和肝功能衰竭,则可能需要做肝脏移植手术,甚至同时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和减重手术,以减少肥胖带来的致命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