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保存门诊病历及化验、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至关重要。可以防止复诊时重复用药、重复检查,可以避免走弯路高消费等等。尤其是多次、反复、经常性患病的小儿更是如此,门诊病历可以提升医生对孩子的重视和关怀。
家长要科学地看待小儿的健康状况。门诊有少部分家长的迷信想法,看完病顺手丢掉就诊记录,这样即容易影响同一位医生也可能影响其它科室医生及其它医院医生在小儿复诊时的精准判断。例如一个小朋友隔三差五就出现的咳嗽,流泪,清嗓,流涕,鼻塞,喷嚏甚至打鼾……如果家长轮番换找医生或者轮番的去不同的医院就诊,忘记携带门诊病历或者总是买新的病历本,而忽略了既往的病史、诊断、检查和治疗的连续性,往往会被一次次地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常说的感冒,而延误了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咳嗽,鼻窦炎甚至哮喘等的精准诊断,错过正确地治疗方法。因为感冒和过敏性疾病二者的治疗原则是不一样的。当家长对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有异意时,可以要求上级医生会诊。为每一位小朋友看好病治好病是每一位医生及医院的原则。
另外,有些家长以为每次看病让医生在电脑上打开既往的记录以省去携带病历的麻烦,殊不知电子病历要一页一页地翻看,既浪费时间而且翻页时也容易忘记前一页的内容哟。目前医疗体系没有涵盖全国全省全市的服务器,暂时不能联网。
临床医学非常重视的流行病学,包括生活地点、生活方式、家族史遗传史、预防隔离措施、疾病流行趋势、疫区旅居接触史、疫苗接种、既往诊断治疗措施及疗程疗效的判断等等,这些都会在门诊病历中记载。当家长带孩子就医时均要向医生阐述清楚。如果说不全面或者说不清楚时,尤其不会表达医学术语的时候,出示既往的门诊病历是有重要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