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踝关节部位缺少肌肉和脂肪的保护皮肤下面就是肌腱和骨头。当正脚背踢球或支撑时踝关节过度跖屈或背伸,使胫骨远端前后缘分别与距骨颈或后关节突反复撞击挤压胫距关节面磨损,胫骨前后唇、距骨颈及距骨后突等处发生骨质增生。当用脚内侧或外侧踢球时踝内外翻与距骨内外关节面撞击也可引起局部骨质增生踝关节反复扭伤引起踝关节不稳定下胫距关节不合槽运动也可造成胫距骨软骨损伤局部骨赘形
距骨软骨损伤:是指距骨滑车局限性的骨软骨剥脱,表现为局部关节软骨剥脱,并累及深部的软骨下骨。
临床表现:
踝关节运动时疼痛和活动受限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早期为活动时疼痛,以后即使休息时也发生疼痛。疼痛部位踝前居多,正脚背踢球时踝后部骨赘与软组织撞击挤压产生疼痛。急跑和跳跃时,胫前唇和距骨颈撞击产生疼痛随着骨赘增生、滑膜囊增厚及游离体形成,关节活动受限日渐明显,直至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有时还可感觉到关节面的摩擦音,主要为粗糙的关节面和肥厚的滑膜或游离体摩擦所致体征主要有关节轻度肿胀、压痛摩擦感和摩擦音关节间隙减小。偶可扪及游离体。
并发症: 可并发踝关节游离体。
病因与病理:
创伤,踝关节不稳
遗传性骨化缺陷
血管栓塞,血管异常
自发性骨坏死
体内激素紊乱
内分泌疾病(痛风)
下肢力线异常
分 期:
距骨软骨损伤的X线分期(Berndt和Harty,1959)
距骨顶局限性低密度区(软骨下骨压缩)
骨软骨块和骨床部分分离
骨软骨块和骨床完全分离,但无移位
骨软骨块和骨床完全分离,并移位
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关节镜下分期(Cheng,1995)
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完整,但明显软化
关节软骨表面粗糙
关节软骨纤维化或出现裂痕
关节软骨瓣状损伤,或露出软骨下骨
骨软骨游离体,但未移位
移位的骨软骨游离体
距骨骨软骨损伤的CT分期(Ferkel)
1 型:距骨顶部囊性病变,顶部完整
2A型:囊变通入关节
2B型:距骨关节面破损合并无移位骨块
3型:无位移的半月形骨块
4型:骨块有移位
1999 年,Hepple 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MRI 分期:
1 期:仅有关节软骨损伤
2 期
2a期:关节软骨损伤,伴有软骨下骨折和周围骨髓水肿
2b期:关节软骨损伤,伴有软骨下骨折,无周围骨髓水肿
3 期:骨碎片分离,但无移位
4 期:骨碎片分离,有移位
5 期:关节软骨下囊肿形成
2003 年Mintz 等提出同时适用于MRI 和关节镜的分期系统:
0 期:正常
1 期:关节软骨面保持完整但在T2WI 上呈高信号
2 期:关节面原纤维形成或有裂隙,但未累及软骨下骨质
3 期:软骨片悬垂或软骨下骨质暴露
4 期:有松弛、无移位的骨碎片
5 期:有移位的骨碎片
治疗:
非手术治疗: 损伤较小,症状较轻
限制运动,减少活动
石膏或支具固定数周
关节腔注射,PRP
手术治疗:有症状,非手术治疗无效,损伤较大
微骨折
自体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MACI)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ACI)
自体骨软骨移植(OATS)
软骨表面置换
同种异体移植
以上内容为转载,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