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一种好听但不易治疗的损容性疾病

郑利雄医生 发布于2022-07-05 17:31 阅读量3350

本文由郑利雄原创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一、什么是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种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以往的酒渣鼻现在基本都称为玫瑰痤疮。

二、玫瑰痤疮的表现有哪些?

(一)主要表现

1. 阵发性潮红:可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以响应触发因素(如温度变化、日晒、情绪改变或辛辣刺激食物等)对神经血管的刺激。

2. 持续性红斑:面部皮肤持续性发红,可随外界刺激因素周期性加重或减轻,但不会完全自行消退,这是玫瑰痤疮最常见的表现。

3. 丘疹、脓疱:圆顶状红色丘疹,针头大小的浅表脓疱,也可能会出现结节。

4. 毛细血管扩张:浅肤色患者中较多见,肤色较深的患者中可能不易察觉。

5. 增生肥大: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腺体增生和球状外观。

        鼻赘是以前典型的酒渣鼻表现,

(二)次要表现

1. 皮肤敏感症状:灼热感或刺痛感等自觉症状在玫瑰痤疮患者中较为常见。

2. 水肿:面部水肿可能伴发或继发于红斑或潮红,是长期皮肤炎症引起毛细血管或淋巴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外渗所致。

3. 皮肤干燥: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面部皮肤干燥、经皮失水率增加,少部分表现为皮肤油腻。

4. 眼部表现:眼部症状通常是伴随症状,包括:眼周丘疹脓疱,睑缘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眼睑结膜充血,局部角膜基质浸润或溃疡,巩膜炎和角膜巩膜炎等。

        眼部的有些症状有时也是玫瑰痤疮的表现。

三、玫瑰痤疮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1.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红斑的患者,需要与面部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光敏性接触性皮炎、面部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型天疱疮、银屑病等鉴别。

2. 主要表现为丘疹脓疱的患者,需要与寻常痤疮、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等鉴别。

3. 主要表现为增生肥大的患者,需要与鼻部结节病、皮肤肿瘤引起的皮肤增生肥大等鉴别。

4.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潮红的患者,则需要与类癌综合征、月经期或围绝经期症状、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等鉴别。特别要注意的是玫瑰痤疮常常与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及面部湿疹/特应性皮炎合并存在。

四、玫瑰痤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或减轻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健康教育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但是,若只有阵发性潮红反复发作,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科学护肤、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刺激因素就可有效控制。患者教育能让部分患者减少反复发作的频率。此外,皮肤护理在玫瑰痤疮的防治中非常重要。

(二)局部治疗

1. 修复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Ca2+等对皮肤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可缓解干燥、刺痛、灼热等敏感症状,减轻阵发性潮红等临床表现,各种类型的患者均可使用。

2. 外用药物治疗:

(1)抗微生物类外用制剂:包括甲硝唑、克林霉素或红霉素、伊维菌素等。

(2)壬二酸

(3)过氧化苯甲酰

(4)外用缩血管药物

(5)水杨酸

3. 眼部局部用药:人工泪液,阿奇霉素滴眼液,四环素滴眼液等。

(三)系统治疗

1. 抗微生物制剂:

(1)抗生素:是玫瑰痤疮丘疹脓疱的一线系统治疗。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

(2)抗厌氧菌类药物

3. 羟氯喹

4.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

5. 抗焦虑类药物

(四)光电等物理治疗

1. 强脉冲光(IPL)

2. 脉冲染料激光

3. CO2激光或铒激光

4. 1 064 nm Nd

5. 可见光

6. 射频(radio frequency)

7. 光动力疗法(PDT)

(五)手术疗法

      对于单纯以毛细血管扩张或赘生物损害为主的玫瑰痤疮,需酌情选用手术疗法。

(六)注射疗法

      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性蛋白,可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神经肽,减轻玫瑰痤疮的红斑、阵发性潮红等症状

      以下图片为一例反复面部红斑、干燥,灼热难受的患者,因护肤、治疗不当,病程长达2年。经综合治疗,2月后有明显效果。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