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非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病变当灰甲(甲真菌病)治疗,不仅无效,而且会误吃很多抗真菌药。以下哪些图片是甲真菌病,你能分辨吗?
甲病变有很多类型,大致可分为:
一、先天性:如先天性厚甲、小甲、无甲、甲先天性痣等 。
二、后天性:
1、感染性:
真菌感染(甲真菌病)、病毒感染(甲周疣及甲下疣引起的甲改变、手足口病引起的甲脱落)、细菌感染(甲沟炎、绿甲)等。
2、物理及化学损伤:
甲下血肿、剔甲症、咬甲癖;美甲及清洁剂引起的脆甲症等。
3、与系统性疾病相关:
银屑病甲、斑秃甲、甲扁平苔藓,湿疹、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甲病变。
4、与药物相关:
药物引起的甲下色素沉着,靶向药引起的甲病变等。
5、甲肿瘤:
良性的包括甲母痣、甲下血管球瘤、甲乳头状瘤、甲母质瘤、甲下化脓性肉芽肿、甲下外生骨疣、黏液囊肿等;恶性的包括黑素瘤、鲍温病、鳞癌等。
种类太多了,是不是觉得灰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过甲真菌病是甲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绝大多数都能治愈,不治疗则容易传染自己和他人,也可能诱发机体的某些过敏反应。
下面介绍部分常见甲病变的识别、预防和治疗:
1、甲真菌病:
常常表现为甲板增厚、脆裂、灰白或黑褐色,从一个甲发展到多个,趾甲较指甲多见,真菌检查有助于诊断;预防需避免潮湿、治疗足癣及家人的真菌感染;治疗上根据具体表现可选外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甚至可选用激光等治疗。
2、甲下血肿:
常由尖头皮鞋、走长路、踢伤等外伤引起,有些人在外伤时没有发觉,待发现甲下黑褐色斑片,以为是黑素瘤就诊,皮肤镜可见到红褐色斑片及出血点;预防主要是更换“小鞋”,避免外伤,2-4月后血块随甲生长而排出,即可痊愈。
3、剔甲癖、咬甲癖:
与压力大、紧张、焦虑等因素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常见,有咬甲、剔甲病史,表现甲板变短、甲周脱屑、甲板裂片状出血;预防及治疗需避免相应行为,可外涂保湿霜或红霉素软膏进行保护和修复。
4、化学损伤:
多见于过度清洁及美甲的女性,表现为甲板远端剥离、甲板表面点状分离、甲周干燥脱屑;预防需去除诱因,治疗上需要保湿修复。
5、银屑病甲、斑秃甲、甲扁平苔藓:
常常有该病变的系统性病变,甲病变比相应的皮肤病变更难治疗,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和治疗。
6、甲母痣:
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均匀规则的黑色条带,宽度一般小于3mm,若增宽且不均匀、不规则,需警惕是否恶变。甲母痣在儿童期可以观察,避免外伤、刺激;若有恶变倾向,需尽快切除。
小结:
根据甲病变出现的时间、病程、发展情况,真菌及皮肤镜检查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治疗,对怀疑甲肿瘤特别是黑素瘤,需切除活检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