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以青少年为高。
发生于青少年的也叫“青春痘”,中医也称“粉刺”,其实痤疮包括粉刺(黑头、白头),还包括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皮疹。
二、 为什么会长痤疮?
痤疮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免疫炎症反应、内分泌、情绪、饮食、化妆品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
解读一下:
1)遗传:一般指较为严重的痤疮(结节、囊肿、瘢痕),偶尔长几个粉刺、丘疹,可能就没什么关系;临床上常见严重痤疮的年轻人,父或母也有较严重的痤疮。
2)雄激素:这也是年轻人容易发病的原因,女生也是有雄激素的,青春才有“青春痘”(少数与疾病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等除外),年纪大了,自然就“根治”了(不要随便相信什么根治的偏方)。
3)皮脂分泌增多:油脂多了,容易堵塞毛孔,细菌就容易生长,因此,油性皮肤的人,选用护肤品就不能“火上浇油”,不能选用油腻或粉末基质的护肤品。
4)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简单理解就是出油管变硬,出油不通畅,容易堵塞,所以临床上会使用抗角化的维A酸类药物。
5)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这是跟痤疮密切相关的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出现脓疱、囊肿等,所以临床上会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类抗菌素及清热解毒类中药。
6)免疫炎症反应:很多疾病都可跟免疫扯上关系,免疫相关不等于抵抗力下降,千万别随便吃“补品”,乱吃补品就是交“智商税”。
7)内分泌:前面提到的雄激素就是内分泌相关的范畴,但临床上验血往往难以查出,治疗上有时会用到抗雄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螺内酯等。
8)情绪:临床上往往会被忽视,部分痤疮患者与紧张、焦虑、烦躁等有关,治疗需配合心理疏导,中医常用疏肝解郁,调理冲任为治疗原则。
9)饮食:临床上常被提及,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或地区,痤疮的发病率是很低的,饭都吃不饱,摄取的食物都提供给机体的重要器官,哪有多余的油脂从脸上分泌出来!所以,想少长“痘”,少吃点,不过千万别矫枉过正,节食过度,造成营养不良哦。
10)化妆品:很多化妆品(包括所有涂在脸上的护肤品)都有导致微粉刺的成分,因为油性或粉末基质的化妆品容易堵塞毛孔,因此痤疮皮肤的患者以清洁控油为主(温水是最简单的去油产品,省钱还不伤皮肤),出现皮肤干燥时建议以选用修复保湿抗粉刺类功效性护肤品为佳。
三、如何治疗痤疮?
1)外用药: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抗菌素等。
2)系统用药:抗菌素、异维A酸、抗雄激素药物等。
3)光疗:红蓝光(轻中度痤疮)、强脉冲光(中重度痤疮)、光动力(结节囊肿性痤疮)、点阵激光或离子束(痤疮瘢痕)。
4)其它:果酸(粉刺等)、中医中药等。
如此众多的治疗方法,该用哪些,交给专业的医师帮你选择!
四、 如何预防痤疮?
上面痤疮发病原因的解读部分,多读两遍,应有利于预防!
简单归纳一下:
1)饮食:限制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的辛辣、高糖(奶茶挺甜的)、高脂、奶制品(这个容易被忽视哦)等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荔枝、榴莲等可不能多吃)。
2)日常生活:避免熬夜、曝晒等,注意面部皮肤清洁、保湿和减少皮脂分泌,保持大便通畅。
3)应选择清水或合适的洁面产品,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细菌的混合物,但不能过分清洗,忌用手挤压、搔抓粉刺和炎性丘疹等皮损。
4)避免长时间日晒,尽量不用粉质类化妆品。
五、如何不长“痘”?
做好预防、积极治疗!
本文资料主要参考: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皮肤性病学》第9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年)、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