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消失术”

陈肖医生 发布于2024-06-04 23:00 阅读量5399

本文由陈肖原创

小时候,因为各种“飞檐走壁,爬树捞鱼”,加上某著名热血动画片,我身上经常带了一堆大小不等的伤疤,这些伤疤时不时会痒痛不适,让幼时的我忍不住想,有没有一种神奇的办法或者药物,能让这些大大小小的疤痕永久“消失”。





时至今日,网络上各种各样的“祛疤膏,祛疤术”还是数不胜数,想来是大家对疤痕的态度跟我一样,无论是从肉眼美观,还是痒痛不适,都希望它们彻底“消失”。


之前曾写过一篇“祛痣这件“小”事”的科普,重点放在“祛痣”方面,今天重点讲讲“去疤”。


什么是疤痕?


百度词条:“疤痕”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人体皮肤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留下的影响外观又影响功能的局部症状。瘢痕更多的是一种医生的专业化描述。


1. 疤痕(瘢痕)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可分为炎症阶段、肉芽组织形成阶段和基质形成重塑阶段,任一阶段失调都可以导致机体形成病理性瘢痕,其中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2. 疤痕的产生是人体皮肤自我修复的一个必然过程,一般来说,创面越深(表皮基底层或者真皮层),越容易产生疤痕。更直白的说,只要创面够深,就一定有疤痕产生。


3. 遗传因素方面,亚非人群,瘢痕疙瘩家族史的人群,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发生比例较大。年龄方面,胎儿不易产生瘢痕,青春期后的成年人瘢痕增生比例大。部位方面,瘢痕多产生于皮肤表皮附属物(如毛囊、腺体)稀少的地方,皮肤张力大,比如肩背,四肢,关节等。体质方面,痰湿或者湿热体质的人群,皮肤油腻,肥胖,舌苔肥厚,白腻或者黄腻的,瘢痕增生较明显。也有观点认为,瘢痕增生属于免疫介导疾病。


4. 瘢痕体质的简单判断:a:浅表外伤、针刺、毛囊炎、蚊虫叮咬后容易留色沉或浅疤痕;b:瘢痕疙瘩病史。


疤痕的真相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大家,疤痕的产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是做不到“无疤”,更做不到“消失”的。


但是别放弃,现在我们可以努力做到“无痕”,准确的说是“社交无痕”。


怎么不留疤?


之前提到,疤痕的产生其实是人体皮肤自我修复的一个必然过程,那么我们祛疤的目的就不是违反这个自然过程,而是为了最大化的美观,最大化的让疤痕接近正常,通过科学的手段方法来干预疤痕的进展,使疤痕淡化,不影响日常生活,以此来做到“社交无痕”,也就是平时人与人交流的距离(吃饭,喝茶,喝咖啡等)。


科学祛疤,总的原则是:早期,长期,联合,规范,个体化。医生的手术缝合技术,缝线材料,疤痕的部位,大小,深度,疤痕的护理,随访都非常重要。


欢迎来皮肤科门诊咨询就诊。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