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不好不宜小视

夏苏英医生 发布于2018-12-29 15:31 阅读量6462

本文由夏苏英原创

脸色不好病不小。

大家都知道扁鹊望蔡桓公的故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第一望诊非常重要。过去形容会望诊的医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为什么通过望诊能够了解疾病?望诊就是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更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面色诊、舌诊两项是中医独特的诊法。

第二。面诊为什么是如此的重要?

面诊,即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对面部整体以及面部五官进行观察,从而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所谓“相由心生”,内在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或是心理变化,终会表现在脸上的相关区域,所以脸部的望诊最能洞察病机、掌握病情。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就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起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面诊就是透过面部反射区知道脏腑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诊法,从而快速治愈。综上所论,肝、心、脾、肺、肾各有外应的器官;五脏健康,则五官亦能各司其职,目辨色、口唇纳食、舌辨味、鼻闻味,而耳听音;其中又多因应五行原理,皆以五来意涵众多的意思,将五脏、五官与气味、志向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基本结合。

第三,脸色不好病不小。

面部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任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头部又有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督脉,阳跷脉,阳维脉。其中任脉阴跷脉,阳维脉,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都分布在面颊部。人体通过经络内连五脏外络肌肤与肢节。因此说通过面部的望诊不但能了解一个人的气血运行,也能了解身体内在的五脏功能状态。

肝气通于目,肝气顺则目清明,目清则能辨五色;肝有病状则目眦会发青,影响视觉。

脾气通于口,脾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脾有病状则唇色发黄,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心气通于舌,心气和顺则舌能辨五味;心气不顺有病状则舌卷短,且颧发赤,影响话语清晰。

肾气通于耳,肾气足则耳能听五音;肾气虚则颧与颜黑, 且耳鸣耳聋,影响听力。

大家都知道熬夜多了会出现黑眼圈,所以大家就知道熬夜对身体有多大的伤害。

第四,面色不好怎么办?

如果出现脸色不好,首先应该去医院做下检查,包括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特异性的检查,这些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

如果通过检查有相应的疾病,就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通过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就应该进行中医的调理调治。

不同的面色会对应不同的疾病。中医诊疗疾病还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除了望诊非常的重要,还有问诊切诊闻诊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面色不好,大多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人体的阳气可能虚弱,气血已经亏虚,可能是熬夜太多,伤了身体的元气,或者是饮食没有规律,营养状况不好,气血不足。或者是垃圾食品吃的太多了,身体的排泄功能不太好,或者是身体的内脏功能出了问题,气血瘀滞或者气血不足,或者是颈肩出了问题,气血的运行有问题。另一方面是外邪阻滞,或风寒湿气闭阻经络,气血瘀滞,导致经络不通。

总之面色不好,需要治疗调养。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