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症的几种特殊针方针法简述

盛鹏杰医生 发布于2025-02-21 17:46 阅读量868

本文由盛鹏杰原创

针方与刺法

1.安神针方

穴位:神门、内关、三阴交、百会、四神聪。

手法:采用轻刺激,留针20-30分钟,适合心脾两虚或心肾不交型失眠。

2. 调气针方

穴位:太冲、血海、合谷、足三里、膻中。

手法:中等刺激,留针15-20分钟,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失眠。

3. 补益针方

穴位:王乐亭老十针、脾俞、肾俞。

手法:轻刺激,留针20-30分钟,适合气血不足或脾肾阳虚型失眠。

4. 泻火针方

穴位:太冲、行间、曲池、大椎。必要时大敦、少冲点刺放血。

手法: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适用于肝火旺盛或心火亢盛型失眠。

5. 平衡针方

穴位: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

手法:轻刺激,留针20-30分钟,适合阴阳失调型失眠。

6. 耳针方

穴位:神门、心、肾、皮质下。

手法:使用耳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留针或贴压3-5天,适用于各类失眠。

7. 头皮针方

穴位:额中线、顶中线。

手法:轻刺激,留针20-30分钟,适合神经衰弱或脑力劳动者失眠。

8. 温针疗法

穴位:足三里、关元、气海。

手法:针刺后加艾灸,留针15-20分钟,适合阳虚型失眠。

9.特殊刺法

1)主穴或重点穴位:旁针刺,以加强刺激效果。

2)引阳入阴刺法:

丘墟透照海:丘墟向内踝下进针2寸左右,透向照海。

注意事项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针方与手法。

2.专业操作:应由熟练的专业针灸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

3.治疗频率:通常每周2-3次,疗程根据病情调整。

4.注意诊室温度适宜,安静温馨,可点熏香帮助患者入静。

相关疾病: